七律长征的颔联是什么

七律长征的颔联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仅用56个字,便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诗的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整首诗奠定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远征难”三个字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间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然而面对长征途中的千难万险,铿锵有力的“不怕”二字,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勇敢顽强,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也明显暗示了对围追堵截的敌军更是不值一提。“等闲”意思是“轻易;随便;平常”。“等闲”两字将困难轻轻一描,呼应了“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蔑视敌人、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蓝图,是“面”的体现。

时间: 2024-08-18 00:20:32

七律长征的颔联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七律长征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意思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平常事: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在过河时没伤亡很多人,将士们心里暖暖的:大渡河上一桥横架,铁链晃动,伤亡了很多人,让人寒意阵阵: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加

七律长征的注释

七律注释: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长征注释: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七律长征的诗意七律长征的意思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作于1935年10月.全诗内容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yí)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的首联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颔联描绘了"腾越五座岭"和"疾跨乌蒙山"两幅"长征图":颈联描绘了"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

七律长征赏析啊

<七律长征>赏析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其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颔联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是毛主席常用的豪气拟物的手法.颈联的&quo

关于七律长征的概括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

为什么叫颔联

颔联是指律诗的第二联,即三四句,一般要求对仗.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出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七律长征的诗意

七律长征的诗意: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原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吗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不管是言律诗还是七言律诗,一般来讲最好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即律诗的中间两联)如果没有这个本事,那么颈联要(即第五第六句)一定要对仗. 作律诗不仅要用对仗而且还要讲究平仄和压韵.五言律诗一般首句不用押韵,七言律诗讲究一些的话一.二.四.六.八押平声韵,首句不入韵也可.所以对于当代大.中学生来说要想写一首合格的律诗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些学校的老师瞎扯淡布置小学生填像<钗头凤>这样的词. 殊不知,在中调词牌里<钗头凤>这个词牌,几乎是最难的,因为它不仅仅是用仄声

颔联是哪一联

颔联是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颔联一般要求对仗.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hàn)联.颈联和尾联.颔联一般要求对仗.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