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需要和生产是唯物史观的两个重要范畴,需要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核心内容。

需要和生产的辩证关系:1.需要决定生产 :需要的产生、发展及其满足,必然导致人的活动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曾作了概括说明,即“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2.生产决定需要:马克思提出:“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

3.需要与生产的辩证统一:生产是需要的现实起点,需要是生产的观念上的起点,需要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前提、辩证统一的。

时间: 2024-10-01 03:32:08

简述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的相关文章

关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论文

关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论文:马克思在哲学.政治经济学两层 意义上看待生产,他的艺术生产理论也是在两层意义上提出的,但还带有浪漫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的背景,由此形成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三重内涵,即:物质生产 制约下的精神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一种生产;自由的精神生产.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两层意义在本雅明.布莱希特.阿尔都塞.马歇雷.伊格尔顿 等人那里得到了发展,但又受到鲍德里亚等人的挑战.因此,恰当地厘定马克思说法的多重内涵与语境,有助于认识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理论及意义

当剩余价值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被称为利润.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之比,就是利润率.这里的利润率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存在着对有利投资场所的争夺,当某一部门的利润率高于其他部门时,会吸引其他部门的资本流入该部门,这会使该部门的商品或服务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从而导致该部门的利润率下降:而其他部门由于资本的流出,商品或服务变得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从而使他们的利润率上升,部门之间的这种竞争,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趋于平均.由于各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什么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对<资本论>的结构体系提出了新的见解,以历史唯物主义说明了经济范畴.经济制度和日常经济学的"三位一体",说明资本.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三位一体"构成<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以辩证法说明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两因素的矛盾展开所形成的经济范畴的演进,构成了<资本论>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2.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的异化是生产行为本身和生产活动本身异化的结果: 3.从人的类本质上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在异化劳动中,人对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完全发生了变化: 4.从人与人的关系看,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虽然不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使这个理论成为了科学理论.核心的标志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创立.由于有了劳动二重性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统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便随之统一起来,人类的经济认识从盲目转为自觉状态.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价值及其意识的本质.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等相并列.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以各门特殊的具体的人文学科中共同性的.即一般的价值问题为对象,从世

简述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是人口理论的创立者.他认为人口以几何比率增加,生活资料以算术比率增长,人口增长有经常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 , 抑制人口增长有积极抑制 ( 饥饿.战争.贫困)和预防抑制.他用抽象的人口规律 ,企图把苦难和罪恶归结为人口增加,以掩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和贫困的真正根源.他站在土地贵族立场上反对废除谷物法.他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并从有效需求不足角度论证了经济危机,但他的危机理论要说明不生产的消费阶级必须永远存在和扩大,地租要永久存在和增长,反映的是土地贵族的经济利益.他的人口理论和有效需求论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大类: 1.生理需要,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住所等: 2.安全需要,指保护自己的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 3.社交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信任与接纳的需要: 4.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两方面: 5.自我实现需要,指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请用文字简述艾利斯的abc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艾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

简述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需求相似理论又称偏好相似理论或重叠需求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提出的. 简介: 林德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这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 1.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出口只是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延伸,企业不可能去生产一个国内不存在扩大需求的产品. 2.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高收入国家对技术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