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历史概念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以及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的丝绸。

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并将这条路线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这不但是欧洲和

时间: 2024-08-14 18:03:57

丝绸之路的历史概念的相关文章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如下: 1.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中国与外国之间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上的重要海上贸易通道,也成功的推动了沿线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 2.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了我国民族的工艺以及儒道思想.除此之外,还对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是欧洲的一些国家都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3.海上丝绸之路从生活方式以及思维观念上,都对许多的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不仅带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还直接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

丝绸之路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

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目前已知有关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载来自<汉书地理志>,当时中国就与南海诸国接触,而有遗迹实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更早于汉代. 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国对外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之后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转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主通道,在宋元时期是范围覆盖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历史活动和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 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仍是丝绸,所以后世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出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著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统治,另一方面也直接带动了一些地区的商贸活动.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扩大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提高国际地位

外蒙古的历史概念

清代初年并无"外蒙古"之名,称漠北为"喀尔喀"或"乌里雅苏台".嘉庆年间重修<大清一统志>,因无统一名称可用,故将乌里雅苏台将军统领的广大地域笼统地称为"乌里雅苏台统部".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杭达多尔济,车林齐密特等蒙古王公喇嘛拥立库伦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皇帝,宣布成立"大蒙古国",是为外蒙古独立,中华民国不承认其独立,仍称其为外蒙古.1912年,外蒙古军队攻陷科布多城,占领了

几个历史概念解释

民主社会主义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所信奉的政治理论.它的基本理念和追求的基本价值是自由.平等公正.合作互助:它的目的是建设政治民主.社会民主.经济民主并推进国际民主的"社会主义":它实现这一目的的政治手段是民主. 民主社会主义是肇端于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的政治理论体系.文艺复兴运动使得人的价值得以确立,思想启蒙运动则进一步使"人权"思想得以确立.思想启蒙运动不仅确立了"人权"思想,更确立了"人民主权说"思想等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导入方法有哪些

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属于历史课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导人法.它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引新或温故而知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提问导入法.这种方法往往具有趣味性,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讲故事导入法.如学习夏.商.周历史时,用暴君的残暴统治衔接导人效果会更好.夏桀的昏庸,商纣的残忍,周厉王的专制,其结果是毁灭了一代王朝,直接或间接促使了新王朝的建立.这样的衔接,前后照应,过渡自然,使学生容易从以前的

如何快速提高历史成绩

1.基础知识要掌握扎实,从而加强判断.分析.理解.概括.比较等能力: 2.学会预习,根据老师的导学案.辅导资料完成基本的填空,找出重要的历史概念: 3.认真听讲,根据自己的问题,认真听老师在讲课中对重点知识的分析: 4.适量练习,做错了及时反思: 5.构建体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全面的分析回答问题: 6.总结特征,总结经验: 7.训练读图能力: 8.温故而知新: 9.不懂就问,不留疑点,大胆向老师.同学提问: 10.大量诗词歌赋.历史小说.历史课本,会产生对历史的认知,形成价值观与判断力: 11

初三历史的学习方法

1.要学会使用好课本,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2.要学会阅读,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 3.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及时巩固训练和复习,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