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纠纷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法律依据如下:

1、《物权法》第164条,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2、《物权法》第165条,地役权不得单独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的,在实现抵押权时,地役权一并转让。

3、《物权法》第166条,需役地以及需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部分转让时,转让部分涉及地役权的,受让人同时享有地役权。

4、《物权法》第167条,供役地以及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部分转让时,转让部分涉及地役权的,地役权对受让人具有约束力。

5、《物权法》第168条,地役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供役地权利人有权解除地役权合同,地役权消灭:

(一)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滥用地役权;

(二)有偿利用供役地,约定的付款期间届满后在合理期限内经两次催告未支付费用。

时间: 2024-11-08 19:01:56

地役权纠纷的法律依据有哪些的相关文章

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有<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 [法律依据]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调解抚养费纠纷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调解抚养费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

相邻权纠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 相邻权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物权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物权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

有关子女抚养纠纷的法律规定

有关子女抚养纠纷的法律规定是: 1.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法律依据]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

解除同居关系的法律依据

解除同居关系的法律依据,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一条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旅游纠纷的法律问题主要是什么

一.与旅游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九十二条,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协商: (二)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三)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月工资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劳动合同月工资的法律依据: 1.<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2.<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3.<劳动法>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财产索赔的侵权法律依据有哪些

财产索赔的侵权法律依据有: <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

女性性骚扰法律依据是什么

女性性骚扰的法律依据如下: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