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有关句子

1、强取。《陈涉世家》:“广起,夺而杀尉。”

2、剥夺,削去权力。《左传桓公五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3、失去,丧失。《齐桓晋文之事》:“百亩之田,无夺其时。”

4、乱。《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5、竞先取得。《谢赐衣》:“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

时间: 2024-09-04 22:21:26

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有关句子的相关文章

文言文中素表示持久的句子

1.影动星河近,月明无点尘.雁声鸣远汉,砧韵响西邻.归鸟栖枯树,禅僧讲梵音.蒲团一榻上,坐到夜将分. 2.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杨红叶坠.路途烟雨故人稀,黄菊丽,山骨细,水寒荷破人憔悴.白灊红蓼霜天雪,落霞孤鹜长空坠.依稀黯淡野云飞,玄鸟去,宾鸿至,嘹嘹呖呖声宵碎. 3.一行三人,连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拨草寻路,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 4.此间还是大唐的地界,我也是唐朝的百姓,我和你同食皇王的水土,诚然是一国之人. 5.不一时,红日高升.三藏昏昏沉

文言文中含有而字的句子

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 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而日参省乎已.'' 4.表转折关系.<肴之战>:"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 ⒌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初中文言文中含有孰字的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只有大王您和大臣们全面成熟的商议计划议这个问题. 3.人非生而行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4.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谁知道这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还要可怕呢! 5.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窃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窃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偷窃,盗窃:偷偷地,暗地里:私下里,私自等.例如,窃计亡赵走燕,窃的意思是私下里. 文言文窃的意思 ①偷窃:盗窃.<信陵君窃符救赵>:"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②偷偷地,暗地里.<促织>:"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③私下里,私自.表示个人意见或行为的谦词.<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亡赵走燕." 窃的基本字义 1.偷盗:偷窃.窃取. 2.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

文言文中与的意思有哪些

文言文中"与"的意思如下: 1.作动词:赐予:结交:参与. 示例:<史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作名词:党与,朋党:盟国,友邦. 示例:<荀子>:"王夺之人,霸夺之与,疆夺之地." 3.作介词:跟,和:及:为,替. 示例:<战国策>:"与臣而将四矣." 4.作助词: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句. 示例:<战国策>:"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qu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

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知道,懂得:认识:识别,辨认:知识,见识:记,记住:标记,记号等. 文言文识的意思 shí ①知道:懂得.<谋攻>:"识众寡之用者胜."<石钟山记>:"汝识之乎?" ②认识.<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 ③识别:辨认.<采草药>:"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 ④知识:见识.张衡<东京赋>:"鄙夫寡识." zhì ①通&

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送:死后追封爵位:驱逐,送走:驱逐,送走等.例如,歌以赠之,赠的意思是送. 文言文赠的意思 ①送.<琵琶行(并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②死后追封爵位.<五人墓碑记>:"是以蓼州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③驱逐:送走.<周礼·春官·占梦>:"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 [赠序]文体之一.临别时亲友赠言表达惜别之情. 赠的基本字义 1.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赠与.赠

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表否定,相当于"不".例如,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文言文弗的意思 表否定,相当于"不".<送东阳马生序>:"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弗,不.都表示一般否定."不"用的范围广,凡用"弗"的地方都可以用"不".在先秦时"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 弗的基本字义 〈动〉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象两根不平直之物,上以绳索束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