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祚缺什么意思

国祚指王朝维持的时间。

祚,国运气数,用于专指帝王的宝座。国祚则引申为王朝维持的时间。国祚指王朝理论上应该维持的时间,与王朝实际维持时间有区别。

如:明朝(1368到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12世、16位皇帝,国祚276年。

在欧洲的某些国家,虽然王朝更迭,但并不表示家族血脉的终止,王朝更迭也不是由于篡权夺位,推翻前朝,建立了新朝。仅仅是因为国王绝嗣,后继无人,而不得不从去世国王的近亲旁系或母系的后代中去物色王位继承人。

时间: 2024-12-17 00:34:18

国祚缺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那个朝代国祚最长

周朝. 周朝在历史上大约800年左右.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

燕国在哪个省

燕国就是现在的河北省,主要在天津北京一带,距今有2500年的历史. 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

杞国在哪里

杞国在中国古代,它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由华夏族所建立. 杞国的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大禹的直系后裔,杞国王族出自华夏,夏商周三代分封诸侯国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

祚怎么读

拼音:zuò 部首:礻 笔画:9 五行:金 繁体:祚 五笔:PYTF 基本释义 1.福:门衰-薄. 2.君主的位置:帝-.践-. 相关组词:践祚.祚庆.首祚.即祚.木祚.帝祚.门祚.余祚.履祚.光祚.国祚.摄祚.祚薄.受祚 释义 又如:祚长(福运久长):祚薄(福分微薄):祚土(福地:疆土):祚胤(福运及于后代子孙):祚庆(福祐).

注辇国现在哪个国家

注辇国是印度半岛的古国,已于公元1279年灭亡,不存在于世.注辇国又叫朱罗国,其地在今泰米尔纳德邦,建立于公元前三世纪,国祚超过一千五百年.注辇国最早起源于高韦里河流域,以欧赖宇尔为国都.

黄国的历史

据<竹书记年>文献载,黄国崛起于中国北方,是古代淮河流域的霸主.早期称为黄夷,是东夷集团的后代,九夷的一支.春秋时期,楚国称霸,黄国不服,借地域优势,近与江.道.柏.弦乃至随国结盟,远与齐.宋.郑.卫.鲁等修好,曾一度与楚抗衡,至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国祚一千五百余年.黄国作为子爵国,史实见于<左传>,始于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 古黄国处于江淮之间,守东方诸国西入淮河上游的门户,当南楚北进中原之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鲁僖公十二年(前648)黄为楚所灭.黄国属东夷之国,处于楚

纪国被齐国所灭的隐情

纪国,古书和金文中也称己国,是位于商朝东方的诸侯国,国祚延续到西周到春秋时代.国君为姜姓.国都纪,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的西南岸的今寿光市.纪国位于齐国以东,莱国以南.疆域不亚于齐国或鲁国.周夷王年间,王烹杀齐哀公.传说是纪侯进谗言的缘故.两国结仇.齐国一直伺机吞并纪国,报仇是一个原因,其实灭纪是齐国扩张的必由之路.纪国选择与鲁国结好,借齐鲁两强国的矛盾而自保.鲁国力图保存纪国,抑制齐国的扩张.这种三国关系从公元前8世纪入春秋到公元前690年纪国灭亡,贯穿始终.公元前693年,齐国军队驱

吐蕃是被谁灭亡的

1.吐蕃是被从内部瓦解的,在公元842年灭亡于农民起义. 2.早在赞普赤松德赞执政后期,外戚和阶级的问题就逐渐显现,他本人还被自己王妃的家族逼到禅位自保.到了与唐讲和,克黎可足的这一代,他更是被旧势力牵制,最终被弟弟暗杀.这些事例反映出吐蕃王朝末期皇权被挑衅.各方矛盾渐趋激烈的严峻状况. 3.唐朝民族英雄张议潮在火上浇了油,出生在西北的他思念故国,便组建起一支归义军,克复了位于今新疆.青海等地的十州之地,黄河以西的土地回到了唐朝的统治下.战争的失利催化了吐蕃内部问题的爆发.先是赞普去世后二子争位

汉朝为什么分东汉西汉

由于汉朝中间曾经存在一度的国家灭亡,国祚中断,被王莽篡位,而且首都不同,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所以后代历史学者为了区分新王朝以前的汉朝和刘秀建立的汉朝,将其分别命名为西汉与东汉,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