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偃字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偃"出现时有不同的词性和意义:

作动词时,意思包括:

1、仰卧,仰,仰面向后倒,与“仆”相对。如:“迎风则偃,背风则仆。”出自《吴越春秋》;

2、停止,停息。如:“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出自《荀子》;

3、倒下,倒伏。如:“草上之风必偃。”出自《论语》。

作名词时,意思包括:

1、厕所。如:“观室者,周于寝庙,又适其偃焉。”出自《庄子·庚桑楚》;

2、度量。如:“今浙江以身及手比系物之高下、长短为偃,偃、隐古通。”出自章炳麟《方言》。

时间: 2024-11-15 07:12:05

文言文偃字是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

文言文中什么是语言现象

文言文中字多是通假字,词也是一词多义,句式也分为:判断.省略.被动.倒装,使动.意动用法.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是我们的祖先用的书面语言,与现代汉语之间是个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一样,必须通过北诵一定数量的文章,去积累语言,掌握文言的字.词和句式.文言文在生活中很少运用,客观上缺乏实践的环境,不熟读背诵是没有好办法学好的.多读多背就会有语感,才能迅速领会文章内容.

文言文中惠字的意思是什么

文言文中惠字的意思是仁爱.仁慈.恩惠.恩赐,或者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是施加恩惠.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解释如下: 1.表承接关系,列如<劝学>中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表因果关系,列如<聊斋志异>中的因而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3.表示转换关系,可是,却 等,列如<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表状语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列如<鱼我所欲也> 中的呼尔而与之,行道 之人弗受: 5.表递进关系,而且,列如<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表假设关系,如果,假使,列如<廉蔺列传>

隙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隙,裂也.出自<广雅>这是其本义. 文言文中,隙字通常有如下用法: 1.表示裂缝.缝隙.<商君书修权>中,蠹众而木析,隙大而墙坏: 2.表示漏洞.空子,疏漏的地方.<刘东堂言>中,惟树后坐一人抗词与辩,连抵其隙: 3.表示空闲.闲暇.<教战守策>中,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4.表示感情上的裂缝.隔阂.矛盾.<赤壁之战>中,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文言文中的以字的所有意思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11种意思,具体展示如下: 1.用,拿,把,将,例如以一当十: 2.依然,顺,按照,例如物以类聚: 3.因为,例如勿以善小而不为: 4.在,于,一般指时日,例如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目的在于,例如以儆效尤: 6.文言连词,与文言文中而的用法相同,例如梦寐以求: 7.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例如以内: 8.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例如得以: 9.古同已,已经: 10.太,甚,例如不以急乎: 11.及,连及,例如富以其邻.

通假字在文言文中起什么作用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该句中"女"就代表"汝".通假字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但这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文言文中的而字可以表目的关系么

文言文中的"而"字不可以表示目的关系. 文言文中的"而"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等关系,还可以表示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 文言文中的"而"字可以作代词,通"尔",你.你的,也可以作助词,表感叹.疑问语气或作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同时还可以作动词,如.像.

文言文中表示轻微转折的字有哪些

文言文中表示转折的字表示轻微转折的有顾.但.特.第.止等,一般翻译为只.只是.不过.只不过.仅仅等.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