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男子都有字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时间: 2024-10-16 11:53:14

为什么古代男子都有字的相关文章

古代的名和字的区别

古代的名和字的区别是:名和字是古人人生中两个不同的阶段而起的称谓,它有不同的寓意,名起于出生之时,标志着一个人的降临:字起于冠礼或笄礼时,代表着一个人进入成年. 当子女出生后,长辈要给子女取一个名,在一生中,只有这个名才是最正式的称谓,因此称大名,而在古代社会这个名要入官府的户籍簿,因此这个名又叫官名.字是在子女长大成人以后,由父母或长辈起的又一称呼,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子长到20岁(虚岁)要举行冠礼,即表明成年了:女子则在15岁(虚岁)举行冠礼或笄礼时,待加冠或插笄仪式结束后,还有给受冠者或受笄者

古代男子的发型叫什么

中国古代男子的发型是四方髻,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满清除外).战国.秦.西汉是前面类似中分,头上的发髻略向左偏.再就是不同的时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发髻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块麻布,有的系条布带,还有时什么也没有,或者散成马尾辩状(一般是囚徒或者市井乞丐,绝非大侠.公子帅哥的发型).大多数正常男子,都应该是束起来的,无论贵族.官吏,还是良民.

古代男子多大年龄结婚

古代男子结婚的年龄根据朝代的不同,也大不一样.有的朝代则在二十岁成人礼的时候可以娶妻纳妾,但在宋朝,十五岁就可以. 古代人认为"男有室女有家"后,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谐.毕竟当时是高死亡率,低成活率的年代,人们对于人口的数量很是重视.在周代,已到适婚年龄的男女终身大事还被列入了官方议程.认为女子跟男子一定要在适婚的年纪成亲,不能搞个人主义. 确实,在我国古代劳动效率低下的情况下,无论干什么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征兵打仗就最浪费人力,死于前线的人数不胜数. 为解决人口出生和男子

古代男子二十岁称为什么之年

古代男子二十岁被称为弱冠之年. 古代男子冠礼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以示成年.但在身体素质上还达不到强壮,故称弱冠.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希望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于西风东渐,冠礼也就

古代男子用什么束发

在古代男子束发的形式非常的多,包括簪.冠.冕.弁.帻五种形式,一般是先束发,将头发梳好,用发圈把发根缠住,然后是结发,即结成发髻,再用簪子将发髻稳住,最后再戴上冠或巾帻. 簪的材质有金.银.铜.铁.玉.石头甚至木材.骨头.象牙等等,根据时代的发展,镂空.錾刻.镶嵌等做工越来越精致,只不过男式要比女式的更简单,簪子的长度比女式的长.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男子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

关于古代传递信息的四字成语

关于古代传递信息的四字成语有: 飞鸽传书: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 烽火狼烟:古代中国边境的士兵为了及时的传递敌人来犯的信息,在烽火台上点燃染料,放烟,可以从很远地方看到. 鸿雁传书:将信件系在鸿雁的浇上传递给另一个人. 道路相告:路上行人互相传递消息,形容消息或事件引人注目. 河鱼天雁:古船语言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之借指传递书信者.

古代蓄须都有什么样的讲究

1.古代男子蓄须的最低要求是要经历过成人礼,理论上是15岁,实际上是15岁从学,出师以后才能蓄须,后来大多是娶亲之后开始蓄须: 2.古人蓄须是一种常态,人们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因此不轻易剃须: 3.古人的胡须分为上唇的髭,下巴的胡和两颊的髯,虽然不剃须,但留起来的胡须要经常打理: 4.古人胡须式样主要体现的是经历特点,如留一字胡的人,说明已经成家:留八字胡的人,标志开始步入社会或已有子女:留子孙胡的人,表示其子女已婚配或已有孙儿孙女.

古代女子无需取字的说法是否正确

古代女子无需取字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比如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

古代男子用簪子嘛

古代人讲究须发乃血肉之躯,父母所赐,所以成年男子的头发胡子都是不能剪的,否则为不孝.古代常见到有人割发以代死刑,以及一种叫"髨刑"的剃人头发的刑罚,这都说明对于古人来说,头发是神圣不可伤害的.既然不能剪不能剃,不束起来自然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如同乞丐一般.所以成年男子都束发,然后戴个帽子.故古代成年男子被称为"弱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