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写过什么名著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

时间: 2024-09-03 10:08:30

司马光写过什么名著的相关文章

范仲淹写过什么名著

范仲淹写过的名著有:<江上渔者>.<野色>.<御街行·秋日怀旧>等.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野色>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把虚无的.难以名状的境界描绘得活灵活现,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作者那旷达.乐观的情怀.

司马光写的史书叫什么

司马光写的史书叫<资治通鉴>,通常简称为<通鉴>,这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资治通鉴>的内容主要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是他耗费了19年的时间完成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后世影响 &l

司马光写了一本什么书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为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其它著作:<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 其中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最为著名,具体介绍如下: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的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

司马光写的什么书费了19年光阴

<资治通鉴>通常简作<通鉴>,是一部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多少年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前共1362年.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司马光写了什么书

司马光著书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 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

写友情的名著经典语录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自媒体文化领域写哪些话题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文化领域包罗万象.下面就由是我写作文化领域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吧! 5自媒体生活领域写哪些话题? 工具/原料 自媒体写作文化领域 方法/步骤 1 国学文化 国学文化主要写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明清小说,近代小说,诸子百家等话题. 2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可以写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饮食文化等话题. 3 手工艺 手工艺技术可以写玉雕,木雕,石雕,泥雕,手绘,陶瓷等一些手工传统话题. 4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主要是写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赏析讲解,以及历史故事等话题. 5 国外传

读名著的方法是什么

读名著的方法是了解名著的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参考对名著的权威导读或注解,对名著有初步了解,掌握概况.细读目录,了解全书脉络.准备词典等工具书,边读边查,并写读书笔记或摘要.参看与名著有关的影视作品.写读后感.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