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水平分配

重要性分配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和审计意见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分配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1、以往的审计经验,如果以前年度所使用的重要性水平适当,可以作为本次审计确定的直接依据;

2、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了特殊要求,就应当谨慎地确定其重要性水平;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如果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信赖程度高,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成本;

5、错报漏报的性

时间: 2024-08-04 15:43:54

审计重要性水平分配的相关文章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的方法有: 1.经营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亏损. 2.营业收入经验基准率,一般在0.3%和0.5%之间. 3.资产总额经验基准率,一般在0.3%和0.5%之间. 4.费用总额经验基准率,一般在0.3%和0.5%之间. 5.净资产经验基准率,一般在0.5%和1%之间. 一般直接使用审前合并税前利润作为基准.如计算的重要性明显不合理,可考虑采用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作为基准.一般企业一般采用税前利润.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为基准计算结果的较小值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费用总额.净资产一般不使

如何确定审计的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其在量上表现为审计重要性水平.随着审计方法由详细审计转变为抽样审计,"审计重要性"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中运用越来越频繁.此文通过对审计重要性涵义的解释.对其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和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关系的论述.对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如何判断审计重要性和分配重要性水平的分析,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判断重要性提供参考.确定审计的方法如下: 1.选择的判断基础要合理: 2.选择的判断比

如何理解审计的重要性

审计的重要性从以下几方理解: 1.判断考虑的角度是报表使用人.注册会计师在作出审计重要性的判断之前,必须在充分了解报表使用人的基础上评估会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容忍程度. 2.对审计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不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同.这个特定的环境包构企业的规模.所处的行业.企业所处的会计期间.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的广度等. 3.审计重要性是对会计报表而言的.判断一项业务重要性与否,应视会计报表中错报漏报对会计报表使用人所作决策的影响而言. 4

审计的重要性应考虑那些方面

审计的重要性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是相对的,注册会计师在判断重要性水平应当考虑各种因素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以往的审计经验: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内部控制制度及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等. 2.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定性分析,注册会计师应根据错报.漏报产生的原因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并考虑该项错误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影响,作出自己的专业判断,确定错误的性质是否

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1.因为重要性水平的修订是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发现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制定的重要性水平与实际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所以就要修正: 2.说明实际风险大于评估的风险,注师要对低于重要性水平的项目进行审计: 3.汇总已更正错报和未更正错报: 4.看错报超过重要性水平的程度(一般为8倍以上),和对利润的实质影响,如果金额对利润从盈转亏或从亏转赢,必须要提起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如果拒绝调整,应出具否定意见报告: 5.如果接近,应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比如扩大审计范围,实施更广

审计范围和审计方向有什么区别

审计准则中的审计范围就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应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总和. 审计方向也就是项目组的工作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识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识别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财务报告要求及其他相关方面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等.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什么

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特别是为注册会计师在下列关键环节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1.确定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包括披露是否适当: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包括关联方交易.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或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等:4.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6.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有什么关系

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是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不能通过不合理的人为调高重要性水平,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质量控制是什么意思

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和运用的各项政策和程序.控制政策是指基本方针和策略.是采用科学的组织手段和技术方法,使各项审计管理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按预定目标和在规定程序中运作,以便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审计工作效率.审计质量控制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分析和反馈等一系列活动.审计质量控制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质量控制,可以降低风险,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使审计工作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