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交友之道

孔子交友之道:重感情,讲原则。对朋友的临终关怀,一片至诚。

原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释义:

1、归,归宿。这里指后事的安排,如装殓,发丧,埋葬等。

2、祭肉,指祭祀祖先用的胙肉。为了表示对朋友的祖先像对自己的祖先那样尊敬,在接受祭肉时要拜。

译文:朋友死了,没有人来料理后事。孔子说:“由我来负责安葬。”接受朋友赠送的礼物,即使是车马那样贵重的东西,如果不是祭肉,孔子也不躬身下拜。

时间: 2024-09-08 19:24:10

孔子交友之道的相关文章

孔子的交友之道

1.是多交益友,不交损友.慎择友.慎交友.只交益友.不交损友,是避免朋友反目成仇的关键. 2.是以诚相待,恪守信用.如果我们自己恪守信用,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又不与那些不讲信用的人交朋友.大家都讲诚信,朋友就不会反目成仇了. 3.是重义轻利,以友辅仁.交友之道,应该是重义轻利. 4.是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5.是保持距离,适可而止. 6.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的仁道内容指什么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人的表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

如何理解孔子仁爱之道

仁爱之道,出自<论语>,指孝顺爹娘.敬爱兄长,不触犯上级,不造反.原文为,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中心思想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不触犯上级,

与交友之道有关的成语

良师益友:良,好:益,有益,有帮助.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志同道合:志,兴趣 :同,相同,一样:道,途径,引申为意见.思想.信念.目标.兴趣相同,意见一致.狐朋狗友: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八拜之交: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泛指结拜的兄弟姐妹.

于丹论语交友之道读后感RT

读后感: 它交给我们一种智慧,选择一个朋友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自己有什么样的风采,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究竟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究竟自己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所以一个好人他可以是一粒种子,他可以激化整个朋友圈层,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具有光芒的一生.

名言交友之道

1.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2.培根说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3.克伦威尔说友谊之光像磷火,当四周漆黑之际最为显露. 4.培根说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 5.高尔基说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

老子是孔子师傅吗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老子教会孔子损之又损之道. 损之又损之道 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祛: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孔子家语译文:你不仅要聪明,还要懂得愚笨,你立下悍马功劳,但是要懂得谦让:你很勇敢,但是要懂得胆怯:你很富有,但要懂得谦虚,这就是损之又损之道. 孔子因避人而离开了鲁国,但他从来不避世,这就是古代儒家和道家乃至别家的区别.也是老子教导孔子的.

关于素质的搞笑句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白居易)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者:韩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作者:元稹)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作者:王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者:孟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作者:陶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者:孟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者:李白)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作者:孔子)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者:李清照)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则什么意思

如果.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的原题目叫<舜发于畎亩之中>. 战国时期,群雄四起,天下混战,孟子在当时并不像后世这样受人尊崇,而是处于一种凄凉寂寞的环境之中,他的言论并不被重视.他是抱着古圣先贤的淑世之道,尤其拳拳服膺孔子的仁道主义,完全从济世救人的宗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