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什么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吕蒙。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针对于关羽所督的荆州,215年夺取三郡,219年再夺三郡,最终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

时间: 2025-01-25 12:34:17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刘秀吗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不是刘秀,主人公是吕蒙. 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义"卷"指书,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看书入了迷. 故事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 年青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 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掌管军事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担当重任."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复杂,都要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

手不释卷的故事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指吕蒙. 具体内容 手不释卷,汉语成语,读音为shǒubùshìjuàn,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吕蒙还是刘秀

手不释卷: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看书入迷. 故事扼要:三国时代,东吴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轻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从此发愤学习,学问提高很快,所以是借刘秀来劝吕蒙,因此刘秀不是主人公.

手不释卷主人公是谁孙权刘秀吕蒙

吴国大将吕蒙 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谁

1.鹤立鸡群主人公是嵇绍. 2.鹤立鸡群,汉语成语,拼音是hèlìjīqún,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自<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七擒七纵的主人公是谁

1.七擒七纵的主人公是主人公是诸葛亮 2.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率领大军七擒七纵后降服,此后不再叛乱. 据<汉晋春秋>有载,蜀汉先主刘备死亡前后,孟获(彝族)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汉丞相诸葛亮到南中亲征,百战百捷.闻知有一个名叫孟获的人,向来被本地的夷人和汉人所敬仰,于是发兵攻打孟获并在盘东擒获了他. 诸葛亮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赦免了孟获来换取蜀汉南方的民心.后来南中平定,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此后直到诸

破釜沉舟主人公是谁

1.破釜沉舟主人公: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2.<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表示下定决心,为取得胜利准备牺牲一切.

手不释卷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故事概括:吕蒙在一次战斗中获胜,孙权说道:如果你能用功读书就会更加高明.从此,吕蒙发奋读书的故事. 具体内容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指十分勤奋好学.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 吴军诈称是商船

画龙点睛的主人公是谁

1.画龙点睛主人公:张僧繇(yáo),字号不详,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名画家.梁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 2."画龙点睛"原本是用来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精妙,后来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