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由来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上卿由余之后。由余是周携王姬余臣(字伯服)的子孙(另一说是晋国姬叔虞之后),在出使秦国时,秦穆公见其有才,于是用计留作己用,任其为上卿。由余在任期间,为秦穆公制定攻讨西戎蛮族的策略,助秦灭西戎十二国,使之拓地千里。由余的后人以其名作为姓氏,称由氏和余氏。

2、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大禹有妻涂山氏,据《姓氏考略》记载:“传夏禹之后有余氏”。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继禹而为天子。次子宰,被封为显。三子空,又名罕,被封为余度王,其后以封地为氏,称余氏。

3、源于地名,出自蜀道褒斜栈道(褒斜亦称褒余),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难》中对褒余栈道有明确的描述。世代居于褒余栈道沿途之民众工匠、驿站官吏、商家栈伙等,其中以陕西汉中一带秦姓为主的流民,皆有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褒余氏、褒斜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褒氏、余氏、斜氏,余氏读音作xi。

时间: 2024-11-01 19:06:37

余氏由来的相关文章

余氏的由来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上卿由余之后.由余是周携王姬余臣(字伯服)的子孙(另一说是晋国姬叔虞之后),在出使秦国时,秦穆公见其有才,于是用计留作己用,任其为上卿.由余在任期间,为秦穆公制定攻讨西戎蛮族的策略,助秦灭西戎十二国,使之拓地千里.由余的后人以其名作为姓氏,称由氏和余氏. 2.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大禹有妻涂山氏,据<姓氏考略>记载:"传夏禹之后有余氏".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继禹而为天子.次子宰,被封为显.三子空,又名罕,被封为

余氏总祠堂在哪里

余氏总祠堂位于广东东莞市余屋村,是一处始建于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余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 整个建筑物保存完好.有碑刻"余氏祠堂记"一块,为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所刻,是进士中宪大夫.户部尚书郎陈嘉言撰文并书篆的.该碑记述余氏家族从宋到明南迁东莞定居的过程.为研究东城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古代余氏有哪些英雄人物

1.余善,即东越王或东越武帝,是闽越国历史上的一位君主,公元前135年至前110年在位. 2.余昭元,字君章,生于东汉三国时的中后期,魏国人,武帝司马炎封镇海大将军. 3.余懃,字南涧,唐朝江西余干大慈南乡人,被勋封上柱国. 4.余良,字宁仲,享年九十八岁,唐敬宗宝历丙午进士. 5.余靖,生于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工部尚书,加集贤院学士. 6.余深,字原仲,北宋时期罗源人,被封为卫国公加太傅,一生两次封相. 7.余端礼,生于衢州龙游,今浙江省衢县人,南宋宰相. 8.余玠,字义夫,分宁人,今江西修

邓氏由来

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出自子姓或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于邓国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 出自李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

石氏由来

石氏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康叔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及<春秋公子谱>等记载,春秋时期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有大功于卫国,世为卫大夫.战国史学家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称赞石碏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石碏在此次变故中表现的大智大勇.大义灭亲,为后世君子们所称道. 石厚的儿子.石碏之孙骀仲,后来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氏正宗.

宋氏由来

宋氏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封微子启于商朝发源地商丘,建立宋国,封为公爵,尊为"三恪"之一,以奉商祀.到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到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此支来源为宋姓正宗,在宋姓人口中占绝大部分.

么氏由来

么(yāo古同"幺",原本与"麽"的简体字"么"无关)姓起源:么氏是起源较早的一个姓氏,南北朝的<姓苑>已有记载.在全国500个大姓排第420位. 现分布在山东冠县.北京通州. 唐山汉沽管理区.丰南区 .河北大名县. 馆陶县.东三省. 保定唐县.南京浦口.新疆.河南.安徽灵璧县等地.

于氏由来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据<广韵>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说第三子)于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阳西北于邘邰镇),称于邘叔.后来,于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 2.出自古复姓淳于氏,为唐代时避讳宪宗李纯所改单姓于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淳于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

南氏由来

南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记>的记载是夏禹的后代有以南为姓的:第二种说法是说商王盘庚的妃子姜氏生了一个儿子,名南赤龙,他的后代就以南为姓:第三种说法认为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后代就把南当姓:此外还有来源于他族改姓等.南姓在我国分布较广,河南的南姓尤其多,约占全国汉族南姓人口的75%.南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