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终点反应终点的区别

滴定终点:是指酸碱反应完成,滴定终点的PH值不一定是7,其PH要按所加的指试剂的PH的变色范围而定。

反应终点:是指反应完成,分析是中和反应或是复分解,PH值也不一定等于7。它只是一个判断概念,终不是停止的意思,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不是绝对意义的停止。有好多反应终点是在滴定反应的用到的,即明确判定一个反应的量,颜色,导电率等。

时间: 2024-08-01 00:39:33

滴定终点反应终点的区别的相关文章

怎么判断滴定突跃个数

判断滴定突跃个数:多元弱酸,能产生突跃的条件是cKa>=10^-8,能被分开滴定的条件是两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比>=10^4,由次确定突跃的个数. 判断滴定突跃个数 多元酸大多数是弱酸,在溶液中是分级离解.以二元弱酸能否分步滴定为例,可按下列原则大致判断:若cKa≥10-8,且Ka1/Ka2≥104,则可分步滴定至第一终点. 若同时cKa2≥10-8,则可继续滴定至第二终点:若cKa1和cKa2都大于10-8,但Ka1/Ka2<104,则只能滴定到第二终点.对于三元.四元弱酸分步滴定的判断,

苯扎溴铵滴定原理

苯扎溴铵滴定原理是:供试品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与氢氧化钠试液,加溴酚蓝指示液与三氯甲烷,用四苯硼钠滴定液滴定,将近终点时强力振摇,至三氯甲烷层的蓝色消失,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苯扎溴铵的含量.并且还有药理和毒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杀菌剂,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繁殖体杀灭作用较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抗酸杆菌和细菌芽胞无效.能与蛋白质迅速结合,遇有血.棉花.纤维和其他有机物存在,作用显著降低.

指示剂的封闭对滴定终点有何影响

指示剂出现封闭现象,会看不到滴定终点应用的颜色突变.出现这种现象时,解决的办法是加入掩蔽剂.有些指示剂或金属指示剂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小,使得滴定剂与金属-指示剂配合物交换缓慢,终点拖长,称为指示剂僵化.指示剂的氧化变质现象,金属指示剂大多为含双键的有色化合物,易被日光.空气所分解,在水溶液中多不稳定,日久会变质.

酸碱滴定的终点PH7为什么

酸碱滴定的终点PH等于7要分情况,不是所有反应酸碱滴定的终点PH都等于7.因为所谓的终点,不是中点,不是pH到中性,而是酸碱按照一定比例反应到终点,比如盐酸和醋酸钠反应终点就是弱酸性的.但是如果不是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就不是终点,因为全部反应之后生成的盐可能会水解,水解之后有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碱性.

如何判断滴定终点

滴定分析中,当滴定至等当点时,往往没有任何外观效果可供判断,常借助于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终止滴定,此时指示剂的变色点,即为滴定终点. 终点判断. 1.接近终点:滴定到出现过渡色. 2.终点:前色全部消失.如果不能确定为终点,应先记录可疑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继续滴定做以下验证. (1)继续滴加1~2滴标准溶液到样品液中,溶液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可疑终点就是真正的终点,原记录有效. (2)继续滴加1~2滴标准溶液到样品液中,溶液的颜色有明显的变化,可疑终点不是真正的终点,原记录无效.

滴定终点是指

滴定终点是指,用指示剂或终点指示器判断滴定过程中,化学反应结束时间的点.在滴定实验中,用来确定反应达到计量点时的滴定终止点,叫做滴定终点.酸碱中和滴定是否达到计量点,通常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或被测溶液的某种特性(如电导.电势等)的改变来表示滴定终止.

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

在滴定过程中,当滴入的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定组分的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我们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时,即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两者不同点:化学计量点是根据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求得的理论值,而滴定终点是实际滴定时的测得值. 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的关系是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

标定和滴定的区别

标定对所谓的"标准溶液"进行的浓度测定操作,使其有个准确的浓度数值,以便当作浓度标准溶液使用.标定操作要求结果准确度高.滴定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的化学分析滴定,如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等操作,以便求出需要的结果.

什么是滴定的突变范围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溶液时,由于指示剂的颜色是由PH值决定,当滴定量达到该范围时,开始出现突变现象,当滴定至颜色稳定不再发生明显变化时,即标准溶液恰好与未知溶液完全反应,我们一般认为此时达到滴定终点.而开始突变时PH所对应的肉眼无法区别的颜色范围称为"滴定的突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