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赋比兴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1、赋就是铺陈直叙,即人把思想感情及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结合在一起用。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比兴,或者起兴后再用赋。2、比就是类比,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类比,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3、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时间: 2024-12-29 18:55:05

什么叫赋比兴手法的相关文章

蓼莪中的赋比兴手法是什么意思

蓼莪中的赋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运用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归纳出来的诗歌表现手法.最早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赋比兴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什么是赋比兴修辞手法

赋:赋陈,铺排.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比:比喻或者类比,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兴: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

风雅颂赋比兴在诗经中指的是什么意思

风雅颂赋比兴在诗经中指的是<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无论是在形式题材.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解释一下什么叫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比兴,或者起兴后再用赋. 比:就是类比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类比 一般说,用来作比

氓比兴手法的诗句

<氓>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比兴的手法,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写桑叶鲜嫩,告戒斑鸠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女子不要与男子沉迷与爱请形成对照,诗意相连. <氓>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比兴手法,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写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由"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氓>第六章的&qu

什么是赋比兴(需举例)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诗经>例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现代汉语例子,<黄河大合唱>歌词: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比:类比,比喻.(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

湘夫人中比兴手法的句子

"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

回延安比兴手法的句子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所谓"比",其实就是比喻,它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动.具体.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比兴手法是什么意思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关雎>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者之间多少有一些意义.气氛上的关联处,又接近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