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由来

1、唐初为“同安县”,属同安郡;至德二年因忌安禄山叛唐,去郡县名称中的“安”字,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后复为同安郡)、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沿用至今。桐城,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安庆市代管。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别山,东临长江,东邻庐江县、枞阳县,北接舒城县,西毗潜山市,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宜秀区,总面积1472平方千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2、2019年,桐城市实现生产总值38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2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97.3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152.4亿元,增长6%。

时间: 2024-08-29 21:18:04

桐城由来的相关文章

桐城小花有明前茶吗

桐城小花有明前茶,桐城小花是一种产于安徽省桐城市北部山区的茶叶,明清时期,伴随着桐城文派的崛起,桐城小花被作为贡品,特贡朝廷,属于中国历史名茶.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桐城小花怎么泡

正确的泡桐城小花饮用,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来更加健康.泡茶有一定的讲究,尤其是水温.一般的桐城小花冲泡方法及注意事项: 器具:泡茶用具也各有讲究,以优质陶壶为佳,比如紫砂壶.一般多用瓷质端杯或玻璃杯.用玻璃杯泡茶也别有风味. 冲泡桐城小花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而且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最好不要喝. 品茶:看着茶叶在杯中热水里张开还原成采摘时的形状并在热水里慢慢下沉,水汽带着茶叶的清香袅袅升起.观茶型,闻清香,品

桐城派名词解释

1.桐城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2.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曾国藩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

桐城三祖指的是哪三个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礼部右侍郎.祖籍今枞阳牛集乡方皋庄.苞生于江苏六合之留稼村.高祖方大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曾任太仆寺少卿.曾祖方象乾,明恩贡生,曾任按察... 姚鼐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祖籍在今牛集乡姚王集,其十世祖姚之兰始迁居桐城城里.鼐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表现出非凡的天资.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

简述桐城派的古文理论

1.古文理论:核心概念为考据.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要以"词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使文章具有更完整的体系和周密的理论性.. 2.桐城派: 1.简介: 清代中叶一个很有影响的散文流派.以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 2.桐城派所写:主要是应用文学,尤以碑志.传状为最多,此外还有一些议论文以及记事小品和描写山水景物的文章,成就以后者为高. 3.文章评价:大都文

桐城有哪些好的旅游景点

文庙.六尺巷.孔城老街.文和园等等,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分布,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农.宜牧.宜渔.境内矿藏丰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矾.花岗石.大理石.铜.铁等10余种,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计算机之父慈云桂.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吴汝纶先生创办的桐城中学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输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达线率保持全

安徽桐城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安徽桐城的历史名人有: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维摩诘图>等.何如宠: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人,是明末一代名臣,<明史>称其"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世尤高之".方以智:江南省安庆府桐城县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死于明永历二十五年.左光斗: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东乡人,著名水利专家.明末东林党的重要成员

桐城美食

蒿子耙.方记水饺.青草麻丰糕.桐城菜心粑.桐城丝枣.红烧山粉圆子.桐城麦鱼.胡椒汤. 蒿子耙 蒿子耙是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的一种传统食物,这是桐城人民间传统风俗.据说,"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蒿子名叫蒿草,采撷后捣碎,浸泡,去汁,揪干,然后用糯米粉加水拌和,也可加进腊肉等佐料,做成圆粑粑.可用蒸笼蒸,也可用平锅焊,热吃冷食均可. 方记水饺 方记水饺是桐城市城关镇一位方姓老人制作的汤类美食,水饺以皮白而薄.馅细而嫩.汤鲜而不腻闻名远近.不分男女老少,均爱品尝方记水饺.如今方老年事已高,

桐城三祖指的是哪三个人

桐城三祖分别为方苞.刘大櫆.姚鼐.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方.刘.姚被称为"桐城派三祖".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达200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