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句是什么意思

不是起始句,是祈使句。祈使句是英语中的一个句式,也是用于表达命令、请求、劝告、警告、禁止等的句子。祈使句最常用于表达命令,因此在学校文法中也常称为命令句。

祈使句的表现形式包括:

1、肯定结构:Do型(动词原形+宾语+其他成分);Be型(Be+表语(名词或形容词)+其它成分);Let型(即:Let+宾语+动词原形+其它成分)。

2、否定结构:Do型和Be型的否定式都是在句首加don’t构成,Let型的否定式有两种:“Don’t+let+宾语+动词原形+其它成分”和“Let+宾语+not+动词原形+其它成分”。

3、有些用来表示禁止性的祈使句可用no开头。

时间: 2024-10-24 06:23:39

起始句是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

写小说如何排版

小说排版基本要求: 1.每个自然段落起始句顶头空两格: 2.按照故事情节分自然段落.尽量避免大段不分段落的文字. 3.人物对话另起一行. 4.定好章.节标题.章节最好有小标题,表示这部分故事内容的精义. 5.引用有特殊涵义的语句.词汇,打注释标号,在章节尾部说明出处和注释.

女生说亚子是什么意思

"亚子"就是"样子"的意思. "亚子"是一个谐音梗,是对于口音的一个调侃,是一种没有表达清楚的说法,例如:"怎么这个亚子",一般以一种可爱卖萌的语气吐槽. 目前因为"亚子"这句话的内容普适性较强,所以常作为魔仙堡口音玩梗的起始句出现.通常网友发出该句后,跟帖者就在其后回复"雨女无瓜"."要你寡"等口音梗.

立秋下雨万物收的下一句是什么

立秋下雨万物收的下一句是处暑下雨万物丢.是中国的一句谚语.意思是:农民总结的经验秋那天下雨,意味一段时间天气以晴朗为主.处暑那天下雨的话,一段时间天气会很糟糕.如果立秋下雨,接下来会适合收庄稼.如果在处暑这天下雨,秋天的雨水就比较多,这样就不利于秋收,收了也没法晒.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君子慎独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慎独下一句是不欺暗室."君子慎独,不欺暗室"的意思是君子慎重对待自己在一个人独处时的行为,即使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君子慎独下一句是不欺暗室.慎独:慎重对待自己在一个人独处时的行为.即: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行为更应自我约束."慎独"把"独"理解为自己一个人,也就是说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谨慎,思想上莫有邪念,精神上不要松懈.不欺暗室,指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也要光明磊落,心胸坦荡. "君子慎独&

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下一句是什么

1.话不投机半句多下一句:衣服破时宾客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2.话不投机半句多出自于南宋佚名的<名贤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衣服破时宾客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3.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遥知兄弟登高处的下一句

1.遥知兄弟登高处的下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 2.这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应该是: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重阳节家乡是有登高的习俗的,而作者远在他乡,只能心里想着家里的亲人登高,到处都插满了茱萸的景象(茱萸有辟邪.避虫的说法),反映了作者内心极其孤独,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情.

良辰美景下句是什么

1.良辰美景的下一句:襟袖有余香.出自黄庭坚创作的<黄庭坚词集>里的其中一篇宋词:<满庭芳·明眼空青>. 2.作者简介: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四年进士,授叶县尉.熙宁五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为秘书郎.元祐元年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入地无门的上一句

1.入地无门的前一句是"上天无路".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2.[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3.[近义词]进退两难.走投无路. 4.[例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情知为丈人所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觉痛切于心,放声大哭."张孟良<儿女风尘记>:"宝坻县闹了大水,淹没了村子,灌死无数的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下一句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下一句: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2.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 3.出自于<管子·权修第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