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三百颗上句是什么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典故为: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时间: 2024-10-07 14:50:02

荔枝三百颗上句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

1.下一句是不辞长作岭南人. 出自<惠州一绝>/<食荔枝> --作者:苏轼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释义: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3.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一说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是啥

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一句是,不辞长作岭南人.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出自苏轼的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全诗意思是: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原本说岭南的荔枝甘美,传达出人们喜爱之情.

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一句是

不辞长做岭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选自苏轼<惠州一绝>.原诗是: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意思是: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意在说岭南的荔枝甘美,传达出人们喜爱之情.

日啖荔枝三百啖是什么时候写的

日啖荔枝三百啖是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写的,但是他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写作背景: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曾经想避世遁俗,又因恋恋不忘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山林.在岭南时,东坡先生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正是这种两难心境的形象描述.

恶语一句三冬寒的上句是什么

恶语一句三冬寒的上句是良言伤人六月寒,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在别人困难情况下,一句善意的话能够给人鼓励,力量和信心:一句恶意的话,会让人伤心,失去勇气和力量,让人心寒. 告诉人们要学习用"爱语"结善缘,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出自<增广贤文>.

唐诗何止三百首前面一句是什么

古代如若有段友,唐诗何止三百首. 若非李白死的早,诗仙之名恐难保. 段子随处遇人才,淫诗荡词随口来, 若非生在此时代,梦回大唐斗李白. 这是一个搞笑的段子,是网友用来调侃现在的人喜欢在网络上写段子的语句.因为李白是诗仙,所以用他来比喻和形容现在的网友写段子水平之高.但也只是调侃,并无恶意.

百位上是9的三位数有多少个

百位上是9的三位数有100个.一个自然数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例如数字9,它只含一个数位,所以9就是一位数:五位数12345则含有个.十.百.千与万5个数位. 自然数是指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自然数由0开始,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自然数有有序性,无限性.分为偶数和奇数,合数和质数等.

报的三春晓的上一句是什么

报的三春晓的上一句是:谁言寸草心.该剧出自<游子吟>,该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原文如下: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逢年过节胖三斤下一句

逢年过节胖三斤下一句:仔细一瞧三公斤.这是一首打油诗,全诗为:每逢佳节胖三斤,仔细一瞧三公斤.减肥拼命小半年,未到功成又过年.人瘦穿啥都百搭,人胖穿啥都白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胖自三斤.遥知兄弟登高处,遍吃猪肉少一人.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清代翟灏在其<通俗编·文学·打油诗>中曾引张孜<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后世则称这类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