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赤壁之战500概括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时间: 2024-11-08 06:23:11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500概括的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的章节概括

三国演义的章节概括如下: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2.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3.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4.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5.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6.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7.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8.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9.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10. 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11.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12.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哪一集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是第24集,<三国演义>改编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再到司马家篡魏后天下归晋的故事. 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改编,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制作,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导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洪宇宙.魏宗万.张光北主演,总投

三国演义64回概括

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 内容概括:严颜使所管关隘守将尽降张飞,刘备欲攻雒城,劫张任寨而败归.孔明用计活捉张任,欲取雒城.刘璋接法正劝降书,怒骂法正,使人求张鲁相助.马超兵败入羌,又被冀城参军杨阜打败,与庞德.马岱投张鲁,鲁大将杨柏与兄杨松不容马超,杨松又听黄权之言,欲助刘璋敌打备.

三国演义47回概括

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黄盖被周瑜鞭笞过以后,与好友阚泽商议,由阚泽渡江向曹操献诈降书.阚泽犀利巧妙的言辞终于骗过了曹操,使其相信黄盖是真的准备投降.火攻需要曹操所有的战船连在一起,周瑜利用再次南来的蒋干把庞统举荐给了曹操,庞统向曹操献出降所有战船连为一体就可以避免江上颠簸,北方战士不习水战的弊端的计谋.

三国演义每章节概括

1.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2.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3.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4.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 5.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长沙太守孙坚得到

三国演义空城计内容概括

三国时期,魏蜀之战,魏平西都督司马懿夺取了要塞街亭.诸葛亮因马谡大意失街亭正自责用人不当.此时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机之中,诸葛亮自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兵在扫地,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城,自退二十里路观察.及至探明实情返回时,赵云率大军已到,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之计.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和八十二概括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概括:刘备不听赵云.秦宓.孔明之劝发兵七十五万伐吴.张飞鞭挞末将范疆.张达.范疆.张达割张飞首级献于东吴.先主出征,吴班为先锋,关兴,张苞护驾.孙权使诸葛谨说刘备与东吴和好,共讨曹丕. 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概括:诸葛谨劝刘备罢征而不得,回江南.孙权差中大夫赵咨见魏帝曹丕.曹丕欲坐观虎斗,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刘备大败吴兵,从巫峡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

三国演义小说的赤壁之战是第几回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从第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到第五十回&quo

简单的概括三国演义的含义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中隐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