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手段

在中国近代,西方列强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采取了多种方式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包括:

1、走私鸦片,让白银流出国门。

2、倾销商品,垄断中国国内市场。

3、输出资本,控制中国海关。

4、控制中国铁路、公路运营权和建造。

5、打压中国民族企业。

6、冲击航运业。

时间: 2024-11-09 02:02:53

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手段的相关文章

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大概过程

<南京条约>,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趁镇压小刀会起义之机,列强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倾销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要求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到各通商口岸.<天津条约>规定海关值百抽五的原则.列强凭借夺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如海关管理权.内河航行权.内地通商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才逐渐实现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3年清政府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从此中国海关管理权被英国操纵了近一个世纪

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1.加速了中国人民对落后的封建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近代中国社会的思考,使人民被迫进行思想的革命,进行了思想和意识的启蒙: 2.促进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灭亡,加快了中国进程,促进了制度的变革: 3.促进了近代中国革命及社会改革的进程: 4.列强的侵略打破了中国进步势力和落后的封建势力之间的平衡,使中国进步势力趁势走上政治舞台,对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影响. 5.思想上,大量先进的和具有开创性的人类思想的结晶被引进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思维和眼界.

近代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带来的影响

1.打击了封建统治,使之几乎崩溃,为以后的中国革命扫清了很大障碍. 2.冲击了中国封建小农经济,为中国的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铺开了道路,各个"不平等"条约中都有通商条款,使得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化成为可能. 3.击破了国人"天朝上国"美梦,使得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侵略者"也带来大量的新事物和新思维,促进了中国新文化的发展.

说说对甲午战争的评价

评价: 1.清代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末期,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挑战,完全处在下风.在国际事务上,朝野上下颟顸无能,内政一沓糊涂,赔款压力山大,经济成长乏力,贪污腐败成风,武备不兴,民气不扬.所以对付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小国日本,战败是必然的: 2.中国的宝岛台湾以及澎湖列岛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清政府被迫付出2.3亿两白银战争赔款,只能忍痛向欧美银行团发起三次大借款,中国被牢牢捆绑在欧美和日本债务单上: 3.甲午战争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侵略中国的胃口.欧美列强看见东方刚刚崛起的小国日本打败了

清朝欠列强的赔款还清没

理论上没有,但是列强从中国掠夺的银两远远超过了这个数量.例如把海关控制权交给英国的赫得,把通商口岸交给了日本.列强也不希望中国还清,有些还款时间甚至达到50年,以此来换取对中国交通,金融等机构的控制权,方便列强控制中国的命脉以及镇压中国人的反抗.同时每年还有大量的利息.直到1944年,蒋介石政府宣布废除以前跟西方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政府都没有把赔款还清.

列强侵略对中国科技和文化的影响

消极影响: 西方列强入侵后,将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破工厂,开采矿产,修筑铁路,应用特权,与中国民族企业争取市场,民族企业在本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约束下发展艰巨.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用传教布道.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强制性地进行文化移植,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 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积极影响: 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是什么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即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可以迅速改变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但该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不宜经常使用: 调整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商业银行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量,货币供给总量:改变再贴现资格的条件:改变资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门经济.但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中国毫无自主权利. 3.受到地理.人文.经济等因素影响,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4.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海关的由来

中国海关历史悠久,早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古籍中已有关于"关和关市之征"的记载.秦汉时期进入统一的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发展,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在合浦等地设关.宋.元.明时期,先后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清政府宣布开放海禁后,于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四年(1684-1685),首次以"海关"命名,先后设置粤(广州).闽(福州).浙(宁波).江(上海)四海关.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海关行政管理权和税款收支保管权,海关变成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