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时间: 2024-10-12 12:26:55

安史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的相关文章

安史之乱发生在什么地方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河朔地区.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

安史之乱发生在哪个皇帝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肃宗(756年-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纵情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给宰相李林甫处理.李林甫对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却利用职权,专横独断.林甫死后,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继任宰相,更是排斥异己,贪污受贿,使政治日益败坏.加上当时土地兼并剧烈,贫富悬殊严重,政治.经济.社会渐呈衰败之象.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

安史之乱发生在哪个城市

安史之乱发生在以河北为起始点,遍布半个中国,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

赘婿发生在什么朝代

<赘婿>发生在武朝末年,现实中并没有这个朝代,所以这是一本架空小说.书中发生的故事都是虚构,作者的奇思妙想和脑洞大开也让读者们赞叹不已,宁毅从地位低下的赘婿一步步奋斗成为江宁首富,这个过程非常振奋人心. 故事发生在武朝末期,当时天下纷乱,金辽相抗,时局也是非常动荡,百姓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时间线朝前拉一点点,在江宁城中,一个商贾家毫不起眼的小小赘婿,正在很没责任感地过着他那只想吃东西.看表演的悠闲人生,这个人就是宁毅.不过此宁毅非彼宁毅,原先的宁毅在大婚当天经历了新娘子逃走,他自己也被一个

唐僧取经发生在哪个朝代

唐僧取经发生唐朝,唐僧原型是贞观年间的高僧玄奘法师,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为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孟母三迁发生在哪个朝代

孟母三迁发生在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 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窦娥冤发生于哪个朝代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发生于元朝,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 <窦娥冤>写的是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关汉卿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窦娥冤>成功塑造"窦娥&

历史上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佞人物李林甫,出入宰相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已,培植党羽,"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

儒林外史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儒林外史>描述的故事发生在清朝.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