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写的国殇的名句有那几句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九歌·国殇》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此诗歌颂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全诗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

时间: 2024-11-03 21:14:14

屈原写的国殇的名句有那几句的相关文章

屈原写国觞有何意图

屈原写<国殇>的意图是:这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此诗分为两节,第一节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第二节颂悼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全诗生动地描写了战况的激烈和将士们奋勇争先的气概,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诗篇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

屈原写的诗有哪些方面

屈原写的诗属于爱国.扬志方面的,屈原共有诗作25篇,即<离骚>一篇,<天问>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

屈原写橘的目的是什么

屈原写橘的目的是为了嘉礼写心,借橘明志. <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橘树的形象是诗人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 "橘"与诗人屈原的形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形象等.作者借橘树赞美坚贞不移的品格.

屈原写国殇时期的社会背景

<国殇>社会背景: 在屈原生活的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代,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后来居上,扩张势头咄咄逼人,楚国成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对象之一.但楚怀王却放弃了合纵联齐的正确方针,一再轻信秦国的空头许诺,与秦交好,当秦国的诺言终成画饼时,秦楚交恶便不可避免.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与齐.韩.魏联合攻楚,杀楚将唐昧,取重丘(今河南泌阳北).次年,楚军再次被秦大败,将军景缺阵亡,死者达2万.再次年,秦攻取楚国8城,楚怀王被骗入秦结盟,遭到囚禁,其子顷襄王即位.公元前298年(顷襄王元

屈原写过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

屈原没有写过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节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为屈原写颁奖词

写给屈原的颁奖词: 1.生于忧患,以高洁的气节成就人生传奇.逝于汨罗,用忠心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价值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有这样的境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带走了自己的肉体,留给人们一个永不泯灭的高尚灵魂: 2.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为了这一信仰,他受到谗言的中伤,但是灵魂的高尚足以震慑那些卑鄙的政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诗人的志向,更是一位爱国人士矢志不渝的人生信约: 3.他是一曲挽歌,长路漫漫独自求索,一代风华随江水飘泊,逾千年犹

屈原写湘夫人的目的是什么

<九歌·湘夫人>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 此诗写湘君期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写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屈原离骚屈原写离骚的原因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 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 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屈原写湘夫人原因

<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来源:对于湘君和湘夫人的来历,多有争论. 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哭,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后世的湘妃,湘夫人,湘妃竹诸说,均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