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是担任什么官

开元二十八年,安禄山任平卢兵马使。

天宝元年,安禄山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

天宝三载,安禄山接替裴宽任范阳节度,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

天宝六载,安禄山提拔为大夫。

天宝十载,安禄山担任河东节度。

天宝十三载,安禄山担任闲厩使、陇右群牧等都使。

安禄山,营州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遂于长安三年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

时间: 2024-09-03 18:30:21

安禄山是担任什么官的相关文章

古代的县慰是什么官管什么

县尉是中国古代地方职官名,为古时县令的下属. 县尉掌捕贼等治安相关的职务,县尉的设置始于汉代,依县之大小,县尉的数量不一.隋唐时曾改称县正,后又恢复.该职位虽然低,但在唐代许多科举出身的士人常要先经过担任此官才能进一步晋升,唐朝少府即是指县尉.明清时罢尉改置典史.巡检等代其职.

鸟鸣涧的作者是谁

关于王维的简介是: 王维是唐朝河东蒲州西运城人,祖籍为山西祁县.他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王维状元及第.王维担任过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等职务.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担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孔目是什么官职

孔目是掌六书,如严庄曾为安禄山之孔目官,孔谦以魏州孔目官为度支副使.宋以后渐不用此名,独翰林属官有孔目,北宋於三馆书院设孔目官,掌管图籍.南宋设都孔目.副孔目,秘阁设都孔目,副孔目2人,管理图籍. 唐朝初期设置,在初期职权为"专知御书",即专掌皇帝诏令的起草和缮写.<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唐朝始设的官员,至宋朝而大盛".唐朝后期各藩镇的节度使和都护的衙门中,都设有孔目官,其办事机构为孔目司.其职掌则为总理军府一切大小事务.

古代丁母丧是丁忧的意思吗

丁母丧是丁母忧,丁意思即遭受,丁母丧即遭受母亲的丧,如果是父亲去世,则是丁父忧,丁忧是祖制,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朝廷官员的父母亲若死去,无论担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是丁忧.

古代真有狄仁杰这个人吗

狄仁杰,出生于63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久视元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狄仁杰墓位于洛阳城东十二公里的白马寺旁,为一

历史上的陈友谅哪里人

陈友谅,元末红巾军将领.今湖北仙桃人.初为县吏,至正十一年随倪文俊起义,担任文书官,后加入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因功升至元帅.至正十七年,发现丞相倪文俊阴谋杀害徐寿辉,篡夺领导权,便先下手除掉倪文俊,自任丞相.至正十九年冬至江州,自称汉王.次年夏天陈友谅杀徐寿辉,称帝, 建都江州,国号汉.至正二十一年,江州被朱元璋攻占,他迁都武昌.至正二十三年与朱元璋作战,大败于鄱阳湖,在九江口中箭身亡.

历史上真有狄仁杰其人吗

历史上有狄仁杰这个人. 狄仁杰,出生于630年,700年去世,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是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 ,早年以明经考试考中,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而著称. 天授二年,即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宰相位置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被贬为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重新启用,并于神功元年,即697年再次担任宰相.后冒

狄仁杰的权力有多大

武则天的<授狄仁杰内史制>记载,狄仁杰于去世当年被拜为内史时,官爵为"银青光禄大夫守纳言上柱国汝阳县开国男".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仅四个月

苏轼在写水调歌头时苏辙在哪

苏辙正在河南担任推官. 这首词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而此时,其弟苏辙正在河南担任推官.密州即现在的山东诸城,而苏辙却在河南任推官一职,兄弟两人一个在山东,一个在河南,终是不能如愿团聚.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外放,他的要求就是尽量离自己的弟弟苏辙近一些,但却不能如愿.所以才在中秋的晚上对月狂饮,抒感伤怀,而作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