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说明了什么道理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和蚌在河滩上激烈搏斗,渔翁不费吹灰之力就抓到了它们。告诉人们要懂得在斗争中警惕真正的敌人,学会谦让,会权衡利弊得失,否则在两败俱伤的情况下有可能让第三者钻空子、坐收渔利。

鹬蚌相争说的是鹬鸟啄河蚌的肉,河蚌甲壳闭合夹住了鹬鸟的嘴巴,二者僵持不下,在激烈的搏斗过程中两败俱伤,结果渔翁轻轻松松就在河滩上抓到了鹬和蚌。由于在河滩上搏斗,河蚌的劣势是得不到水容易被晒死,鹬鸟的劣势是嘴被夹住容易被憋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出自于战国策,苏代通过鹬蚌相争的故事劝赵惠王不要攻打燕国,用鹬蚌比喻燕国与赵国,而把秦国比作渔夫,燕赵实力相当,若两国交战则损耗严重,待时机成熟,秦国则坐享其成、坐收渔利,最终劝退了赵国出兵。

实力相当的两股势力互相争斗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因为一方很难在短时间内战胜另一方,所以二者内耗及损失都是比较严重的,最终受益的还是第三者,还不如双方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强大的敌人,或者让权力得到制衡,也让自己休养生息、不断强大。

时间: 2024-08-23 20:17:35

鹬蚌相争说明了什么道理的相关文章

鹬蚌相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 原文: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

卖油翁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篇文章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卖油翁一文告诉我们的: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还告诉我们不要仗着自己有能耐有本事就自负自夸.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三人行必有我师,谦虚谨慎是美德.这篇文章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

乌鸦唱歌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乌鸦唱歌这篇短文说明了天道酬勤的道理.真正的勇士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击倒,而懦弱的人在平静的波浪面前也会沉沦.百灵鸟反复练习的过程或许痛苦,但结果是好的.但害怕困难的人,终究什么也不会得到. 乌鸦和百灵鸟的故事讲述了森林里的一只百灵鸟唱歌很好听,乌鸦羡慕她的歌声,就向百灵鸟讨教,百灵鸟告诉乌鸦努力练习就可以,可是乌鸦咿咿呀呀唱了一会,声音依旧难听,从此便记恨百灵鸟.但因为森林失火,为了救大家百灵鸟喊破了嗓子,从此嗓子和乌鸦一样沙哑,乌鸦便想让百灵鸟在大家面前出丑,便告诉大家,百灵鸟的嗓子已经哑了.而

孔子不耻下问说明了什么道理

孔子不耻下问说明了要谦虚好学的道理. 不耻下问,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成语也出自晋·皇甫谧<高士传·挚恂>:"既通古今而性复温敏,不耻下问,故学者宗之."

龙生龙凤生凤说明了什么道理

龙生龙凤生凤说明了生物的遗传道理,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生物在生殖过程中,亲代把自己的遗传物质准确地复制出二份传给后代,使后代得到了亲代的遗传物质. 遗传现象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性状的一种现象.遗传学是研究这一现象的学科.遗传物质的基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亲代将自己的遗传物质DNA传递给子代,而且遗传的性状和物种保持相对的稳定.

李广射虎说明了什么道理

证明了人在危急情况下,能超水平发挥自己的潜能的道理.同时赞美了李广武艺高强,膂力过人.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原文 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译文 李广射虎李广出门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石头吞没了箭头.于是,李广在原地多次重复射箭,但是箭没有能够再次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

秦穆公亡马说明了什么道理

1.秦穆公亡马说明了对人宽厚仁慈,对人关怀,就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和爱戴. 2.这个故事叙述了秦穆公对偷杀骏马吃肉的人们,不仅不追究责任,还请他们喝酒,最后得到了好的报答.从而赞扬了秦穆公宽容豁达的品格. 3.作为国君,对百姓宽容豁达,一旦国家有难的时候,百姓就会知恩图报,挺身而出,冒死献力:对百姓宽容豁达,是收拾民心的有效办法,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作为普通人,如果能做到对人宽容豁达,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发时候,人们也同样会竭尽全力帮助你.

蝙蝠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蝙蝠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无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及坚定的立场,脚踏两只船.心智摇摆不定的人,最终都会品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堵门防盗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全面和后果,否则就会误事.堵门防盗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一书.<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 刘向(前77年-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楚元王刘交五世孙,阳城侯刘德之子,经学家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