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行香子秋与的写作背景

《苏文忠公全集》认为“当写于劳州时期或南迁之后”。而苏轼在黄州时期曾于元丰六年春夏间一病半年,然病愈在闰六月底,与同中所写深秋景色不侔。绍圣元年迁惠州后,苏轼于二年七月痔疾发作,八九月间始愈,时已至深秋,与词相合。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晚年,属悲秋之作。上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全词基调哀伤悲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时间: 2024-09-04 00:24:46

苏轼行香子秋与的写作背景的相关文章

苏轼写的浣溪沙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缲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

赤壁赋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啊

写作背景:苏轼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心情苦闷不得志.文中与客人游览赤壁,借客人之口阐述自己的心情所思所想,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抒发自己想要建功立业却不得志,有感叹人生的短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自己又回答客人,表明自己豁达的态度.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

夜书所见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夜书所见的写作背景: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

望洞庭作者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来去洞庭据文献可考的就约有六次.其中就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

苏轼浣溪沙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借景抒情.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在上片中,作者先写早春生机盎然,又写暮雨子规哀啼,渲染了几分伤感之意:下片中,作者触景生情,情动于衷,通过视觉.嗅觉相结合,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

写作背景是什么意思

写作背景简单的说来就是作者当时所处的一种社会环境,所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写出了这种文章或小说. 著名作品的写作背景: 1.鲁迅<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 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却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 2.朱自清<背影>写作背景 <背影>是朱自清1925年写下的一篇散文名篇,记述的是

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2.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3.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

林升写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林升写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是: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2.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3.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

纪念白求恩作者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本文是在白求恩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