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的刑法和治安处罚的区别

1、定义上的区别

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已经构成犯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没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就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行政处罚了,只是违法行为。

2、性质上的区别

寻衅滋事罪是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坐牢)。

治安案件最多就是拘留15天以内和罚款。

3、具体表现上的区别

寻衅滋事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如果情节没有达到“恶劣”或者“严重”的程度,不构成犯罪。

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时间: 2024-11-08 19:21:41

寻衅滋事的刑法和治安处罚的区别的相关文章

寻衅滋事治安处罚是怎样的

寻衅滋事治安处罚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1.结伙斗殴的: 2.追逐.拦截他人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4.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酒后寻衅滋事治安处罚是什么

酒后寻衅滋事治安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治安处罚会留案底吗

治安处罚一般是不会留案底的,治安处罚只有记录,没有案底.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处罚后会对子女有影响吗

治安处罚不会留案底,不属于刑事处罚,也不会对子女有影响.根据<刑法>第一百条,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

治安处罚怎么执行

治安处罚由公安机关执行.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被处50元以下罚款,被处罚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被处罚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被处罚人提出的;

非法搜查罪新刑法规定如何处罚

非法搜查罪新刑法规定的处罚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搜查他人身体或住宅的,从重处罚.非法搜查罪是违反法律规定,对他人身体.住宅进行搜查的行为.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和住宅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搜查他人身体或住宅的,从重处罚.

网络诽谤治安处罚在怎样的

网络诽谤治安处罚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具体内容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项,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第三项,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治安处罚减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一些

治安处罚减轻处罚的情形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

缓刑期间被治安处罚会怎么处理

缓刑期间被治安处罚会被撤销缓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案(三)>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执行原判刑罚,是以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不再犯罪为条件的,如果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即便该犯罪是在考验期满后才发现,只要尚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应当撤销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