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即改革教学课程,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时间: 2024-11-10 22:54:20

什么是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要进行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原因如下: 1.转变观念,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观念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广博性,强化狭隘性:割裂能力的综合性,突出片面性:剥夺学生学习的乐趣,导致厌学.弃学. 2.新一轮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要突出中国教育的特点.因此,课程改革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3.进一步确认了我国英语教学的类型: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语言环境的

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

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如下: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中国一共进行了几次课程改革

截止到2018年5月,共计进行了3次: 1.1977年"文革" 结束到1985年,课程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课程几乎完全由国家决定,地方和学校都没有课程决策的权力,只能执行国家的决定. 2.1985年到1999年,实行九 年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九年义务 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 利,更进一步深化了课程改革,并把全国的中小学教材由以前的国定制改为审定制. 3.21世纪初,

指导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有三大基本理论指导新课程改革,分别为: 1.构建主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理论: 2.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为教师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观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观以及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的理论: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

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2.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3.实行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整体改革. 4.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合均衡性. 5.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合现实性. 6.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 7.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规范化. 8.强调信息技术教育. 9.注重道德.价值观和国际理解教育.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的关系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必修的一门职业基础课,高等数学课程是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一步学习高等职业教育后续职业技术课程知识.掌握高等职业教育技能提供必需的高等数学知识.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应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出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才为目的,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适应人才市场竞争为需要,彻底更新"学科型"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新的高职高等数学教育教学观,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等数学课程颠覆

新课程改革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1.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前教科书侧重呈现式,呈现了传授内容的过程和结果,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抛弃满堂灌的做法,要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实践.总结: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一个非常融洽的师生关系带来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3.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

如何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课程功能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指课程类型.科目和内容能保持合理的比重.综合性是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设综合实践活动.选择性要求学校课程要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占的比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结合生活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建立与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个人来对待, 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育教学要适应他们的自身情况, 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