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节日风俗

少数民族节日风俗有:

1、蒙古族的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

2、傣族的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3、傈僳族的刀杆节:是云南边陲轮马山一带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

4、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5、拉祜族的月亮节:是拉祜族农事节日,拉祜语音哈巴,意为月亮,在农历八月十五举行,原为祭献月亮,欢庆丰收。

时间: 2024-08-18 01:50:16

少数民族节日风俗的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节日有蒙古马奶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白族三月节.哈尼族扎勒特.藏族酥油花灯节等. 1.蒙古马奶节: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因此得名.除了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 2.傣族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3.彝族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元宵节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节日风俗有赏花灯,吃汤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七夕节有什么节日风俗

七夕节有香桥会和巧节会等节日风俗.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少数民族的风俗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风俗举例如下: 藏族习俗中,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举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 另外,西藏人死后有四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受塔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天葬寄托于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

打糍粑的节日风俗是怎么来的

打糍粑,汉族节日风俗.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贵州,重庆,四川,湖南,福建,湖北,广西,陕西等省市都有,又以福建武夷山地区最为盛行.安徽南部也有,主要是在重阳节的时候,作为节日食品供客人品尝.糍粑是以糯米,土豆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现街头商贩多用脚踩三轮车叫卖,饭泥用保温性能好的特制铁桶装放,摇动把手,饭泥从圆孔钻出.大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风俗

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节日风俗.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在此之后泼寒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

少数民族节日的特色故事

少数民族节日有关泼水节的故事如下: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 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把汗流干了,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他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索性一头扑到江水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 傣族人民为纪念李良,每年

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中华民族共包括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全部人口的91.51%.其他还有55个民族,占8.49%.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

清明是什么节日风俗

1.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2.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