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房玄龄的故事

贞观二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论者皆称之为良相,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此时李世民在玉华宫,闻讯命人用自己的担舆将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见,感怀流泪,哽咽不能言,太宗命太医疗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龄食用,太宗听说玄龄病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听见病情加重,太宗马上愁容顿现;房玄龄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太宗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

时间: 2024-10-04 04:01:20

唐太宗与房玄龄的故事的相关文章

唐太宗容忍魏征的故事论证了什么

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论证了以下几个方面: 1.论证了唐太宗是一个心胸开阔,能够虚心纳谏的君主: 2.论证了熟为人知的道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3.论证了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史书记载,贞观元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徵询问得失,魏徵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逝,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

唐太宗认为不读书的后果是什么

"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也就是说不学习的话,就一无所知,等到遇到问题时什么事都解决不了只能心烦. 原文如下: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选自<贞观政要>.

求跟唐太宗李世民有关的成语典故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一次,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李世民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甚么?魏征回答说:失去民心.李世民又问:人民和皇帝应当是甚么关系?魏征说:皇帝就像一只漂亮的大船,人民就是汪洋大水,大船只有在水中才能乘风前进:但是,水能载舟,同时也能将船弄翻.太上皇(李渊)举义旗推翻隋朝统治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作为君王要时刻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房谋杜断:<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

吃汤圆起源于什么朝代

吃汤圆起源于唐朝. 第一种说法是,元宵源于唐代的油槌.唐代,曾经流行过一种油炸食品,形状像蚕茧或槌,很是风行,人们都叫它油槌.这就是最早的元宵,也是原始元宵. 第二种说法是,源自唐太宗犒赏郭子仪的故事.兵部大将郭子仪打了胜仗回来时,春节已经过去了.唐太宗为了犒赏这位有功之将,便选定十五日这天,叫人用江南进贡的好糯米,制成了一道香糯柔圆的白圆团子.太宗品尝以后,觉得好吃,就把这种食品定名为唐圆,象征唐朝一统天下,因为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所以叫元宵.又因为是用水煮食的,因此也叫汤元.

谏言献策与建言献策的区别

谏言献策与建言献策的区别:"建言献策"可以是大的方针政策性的建议,也可以是具体一件事,具有社会效益性.改革性.影响性的建议案.对机关.对政府,一般用这个词."谏言献策"一般在十分尊重和敬仰某人的情况下用,比如对自己的父母亲或对自己的恩师. "建言"出自于<老子>:"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谏言"出自于贞观五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说:"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也

文言文为人须学的解释

"为人须学"解释:做人应该学习.出自<贞观政要>. 原文: 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选自<贞观政要>) 译文: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天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唐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贤明君主,他能够认真听从臣子的建议.一次,宰相房玄龄在路上看见掌宫里建筑的窦德素,就问他最近宫里在修什么工程.窦德素就把这件事告诉太宗,太宗生气地责备房玄龄.谏臣魏征对太宗说:"房玄龄是管理国政的人,他了解宫迁内外的事.如果您修的工程是对的,他就应该帮助您:如果不对,他就应该请求陛下停止.他询问有关工程的事是应该的,陛下为何要责备他呢?"太宗听完,感到很惭愧.他接受魏征的批评,并让窦德素将工程的详情告诉房玄龄. 启示:我们做事的时候,难免会犯错误,别人指出错误时,我

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历史故事

唐太宗有一匹雄健.暴躁的名骏,叫狮子骆,为西域蕃国所赠.唐太宗喜它剽厚,苦于它不被驯服.一日,唐太宗召了几位文武大臣去御厩,问大家:"如此良骏,徒闲厩中,诸卿谁能驾驭?"这时武媚娘走到太宗面前,躬身道:"臣妾可以驾驭."唐太宗问她用什么东西去驯服烈马.武媚娘答道"只要陛下给臣妾三样东西,一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匕首.臣妾先以铁鞭鞭打它,如果不被驯服则对它施以铁锤,若还是不被驯服,臣妾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咽喉!"媚娘话音刚落,唐太宗击就鼓掌对武媚娘称赞

唐太宗以史为镜的故事

唐贞观十七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其含义为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