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尾联抒发的情感及结构作用

《蜀相》尾联抒发的情感:“尾联”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是全诗的“诗眼”。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六出祁山终病死五丈原,可谓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激起失意英雄的仰慕和叹惋之情。

《蜀相》尾联结构作用: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

时间: 2024-08-02 09:46:30

蜀相尾联抒发的情感及结构作用的相关文章

过故人庄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

1.<过故人庄>的尾联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尾联的"就"字是接近.靠近的意思,在这句诗中是亲近菊花的意思,引申为观赏菊花. 2.用"就"字,语气透着洒脱亲切,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诗人与菊花一般淡泊高远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纯朴.远离繁杂事务的乡村的喜爱与对故友的不舍,流露了真挚的感情. 3.<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本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

诗歌尾联的作用

诗歌尾句或尾联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 2.卒章显志,点名题旨 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无穷. 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尾联就是第四句.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一般的对联,上联和下联是平行的两句话,各自意思完整. 但也有一种对仗的上联和下联之间往往一气呵成,分别独立来读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种对联称为流水对.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互相对

尾联在全诗的作用

诗歌尾句或尾联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 2.卒章显志,点名题旨 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无穷.

汉武杨亿尾联写的是什么意思

尾联意思:那才士东方朔牙如编串的贝壳,怎能让他在长安求讨奉禄供米. <汉武>是北宋诗人杨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六句对汉武帝求仙进行讥刺,后两句与汉武帝重用方术之士相对照,慨叹像东方朔那样有才能的人却只能做闲官.全诗取材博赡,炼词精整,借古讽今,情真味厚,是西昆体的佳作. 汉武帝虽然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但他崇信方士,一心追求长生成仙,演出了一幕幕迷信的闹剧.而杨亿生活的宋真宗朝也在为天降符瑞而忙得不亦乐乎.

颔联颈联尾联分别是什么意思

颔联颈联尾联的意思分别是:律诗中第三,四句即颔联,律诗中第五,六句即颈联,律诗中最后两句即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必须对仗.另外,律诗有平仄声的要求.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七律长征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意思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平常事: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在过河时没伤亡很多人,将士们心里暖暖的:大渡河上一桥横架,铁链晃动,伤亡了很多人,让人寒意阵阵: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加

什么是颈联尾联还有什么联的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律诗是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送李端中尾联表达的感情

<送李端>尾联:"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体现了诗人为朋友远去而徒然伤悲,为相见无期而增添惆怅, 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难舍难分之情. 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不知何时才能相会."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

品味渡荆门送别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尾联表达了诗人初次离别故乡的无限留恋与依依难舍之情,但诗人不以直接口吻表达对思念的故乡,而以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他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其中"送"字直接点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