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是哪个朝代的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吴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其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

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

时间: 2024-11-13 11:51:47

吴均是哪个朝代的的相关文章

吴均的生平简介

1.吴均,字叔庠,故鄣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 2.明人辑有<吴朝清集>吴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

吴均被后世称

吴均,469至520年,又作吴筠,字叔庠,吴兴故鄣即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诗文自成一家,长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吴均曾经当过奉朝请,作品集被叫做<吴朝请集>,可以被叫做吴朝请. 他的诗文清新秀逸,工于描山状水,在当时颇有影响,故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吴均体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吴均字什么

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梁武帝天监初,为郡主簿.天监六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又被任为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与朱元思书吴均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在魏晋南北朝时创作的.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是一篇著名的骈体文.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吴承恩哪朝代的人

1.吴承恩是明朝的人物.吴承恩(1506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或射阳居士,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吴承恩父亲吴国迁由安庆府桐城县高甸至淮安府山阳县.其代表作为<西游记>. 2.吴承恩一生没有子嗣.吴承恩早年师从胡琏,平生和沈坤.朱曰藩.李春芳为莫逆之交,和吴中名士文徵明.王宠书画相和,诗词唱和,有明朝中晚期士子疏狂自傲,不合时流的时代精神风骨.吴承恩在长兴为官时,和后七子之一徐中行交往密切.晚年和陈耀文.陈文烛.邵元哲结交为翰墨之友. 3.吴承恩的诗文"

吴均的名言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望重成均什么意思

"望重成均"四字用于赞颂一人德高望重,一般写于匾额之上用以送人.早期氏族部落会在某一个地方(其实就是空地,类似于现在的广场吧)举行各种典礼仪式(我猜主要是祭典),召开会议,宣讲规定,演讲以及采取某项行动前的动员大会.誓师大会,后世用以指大学,五帝之学.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郑玄注<礼记>时云: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而周朝时,就称大学为"成均".尔后朝代,又将当时最高学府称为"成均".所以,"望重成均"应是

山中杂诗吴君的唐诗有哪些

<山中杂诗>吴均的唐诗有:<咏宝剑>.<与朱元思书>.<胡无人行>.<与顾章书>.<与施从事书>等.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吴均通史学.在任奉朝请期间,先是上表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成稿30卷.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帝不悦,以"其书不实"为名,使中书舍

关于莲的诗句

1.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莲>唐·唐彦谦 2.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采莲曲>梁·萧纲 3.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渌水曲>唐·李白 4.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新荷>唐·李群玉 5.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采莲曲>梁·吴均 6.开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莲花坞>唐·王维 7.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乐府三首>唐·孟郊 8.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青阳渡>晋·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