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和殆的意思

“罔”的意思为:

1、蒙蔽;出自《孟子·万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2、没有;出自《尚书·汤誓》:“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3、古同“惘”,失意。宋玉《神女赋》序:“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4、古同“网”,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器具。出自桓宽《盐铁论·诏圣》:“夫少目之罔,不可以得鱼。”

“殆”的意思为:

1、危,危乎殆哉。出自《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民梦梦。”

2、大概,几乎。出自唐·柳宗元《游黄溪记》:“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3、古同“怠”,懈怠。出自《老子·二十五章》:“周行而不殆。”

时间: 2024-08-05 10:04:00

罔和殆的意思的相关文章

罔而殆是什么意思

释义:迷惑且精神疲倦从而无所得.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迷惑而无所得. 殆:有害,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出处:出自<论语·为政>中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整句可以翻译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殆怎么读

dài.殆,是一个汉字,一个形声字,从歹,台声.本义是危险.也可是陷入困境的意思.殆相关组词:危殆.昏殆.辱殆.殆危.罔殆.疑殆.不殆.沈殆.解殆.殆其.垂殆.困殆.稽殆.违殆等.笔顺:横.撇.横撇.点.撇折.点.竖.横折.横.

殆组词殆的组词殆怎么组词

"殆字在开头的词语 殆危 殆庶 殆其 殆尽 殆无虚日 殆无孑遗 "殆字在中间的词语 丧失殆尽 车殆马烦 "殆字在结尾的词语 羸殆 几殆 罔殆 阙殆 违殆 危殆 辱殆 疲殆 欺殆 行殆 休殆 困殆 解殆 昏殆 四殆 稽殆 淫殆 疑殆 怵殆 垂殆 不殆 沈殆 知止不殆 百战不殆 人烦马殆 乐乐不殆 财多命殆 知足不殆 思而不学则殆

坐客罔不叹服的意思

"坐客罔不叹服"的意思是:在座的客人没有不叹服的."罔",是无.没有的意思."坐客",在座的客人. 该句出自文言文<陈母教子>,是元朝关汉卿作杂剧.<陈母教子>写宋朝冯氏教子读经,三子先后皆中状元的故事.其原文选段如下:"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罔不因势象形的因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依据. 出自:明.魏学洢<核舟记>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文: 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部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什么意思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的意思是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罔和靡的词性相近,都是表示禁止.劝阻的否定性动词,相当于别.不要的意思."靡"字的本义是无.没有,读第三声.这两句话里强调了两个不要:第一不要谈论别人的缺点和短处.当你手指别人的时候,只有一根指头指别人,三根指头却指向自己,到头来受伤害最重的正是自己不是别人.第二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而骄傲自大,圣人造字早就告诉我们,自大念臭,有味儿了.再加一点,就是"臭",臭不可闻.<易经>里八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的殆意思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的殆意思有:危险.几乎.差不多,<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兵临临安城下,南宋满朝文武惊慌失措.文天祥挺身而出,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使元营谈判.在敌人面前,文天祥慷慨陈词,力图挽狂澜于既倒,说服敌方撤军.元军扣留了文天祥,并于二月九日押解

殆尽之际殆什么意思

殆尽之际的殆是几乎.将要的意思,出自<六国论>,<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怎么翻译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翻译:没有哪一样是不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和姿态.出处: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