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中堂

清代大学士原系空名,为满足大学士对权利的要求,往往要管一个部,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分坐于东西,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亦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后来中堂成为一尊称。中堂之说起于北宋,唐、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元代沿称,明清时成为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明代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的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

时间: 2024-08-22 16:13:56

清朝时期中堂的相关文章

清朝时期中国是什么样的社会

清朝时期的中国社会可分为三个阶段: 1.清初期:动荡.贫苦,吏治渐明.国力渐强. 公元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社会王朝建立.此时期中国刚刚经历了较大规模的战争,百姓一时无法接受改朝换代的现实.在三代皇帝的努力下,至顺治18年世祖失踪时,清已基本稳定住了其统治地位,逐渐走向强大. 2.清中期:威震四海.国力强大,外强中干. 此时,清朝已进入全面的鼎盛时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这时的中国吏治清明,国力强大.乾隆帝晚年宠幸和珅,致使清朝逐渐走向下坡路.至嘉庆25年,

清朝时期第十三位皇帝是谁

清朝时期共十二位皇帝,没有第十三位皇帝.清朝时期的十二位皇帝分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胤禛.弘历.颙琰.旻宁.奕詝.载淳.载湉.溥仪.努尔哈赤原是后金政权的统治者,在清朝建立后被追尊为清太祖.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1605年努尔哈赤第一次称"建州国",也第一次称"国王";次年进号"昆都仑

清朝时期汤州是什么地方

清朝时期汤州是现在辽阳市西北一带. 汤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 唐置,治今越南谅山省谅山东南.属安南大都护府,治汤泉县.后废. 渤海国置,治灵峰县今吉林敦化市西北额穆.属显德府.辽徙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西北.属中京道.金废.

清朝时期的一万两什么概念

清朝时期一万两约和人民币170万元: 清朝光绪年间,一两白银大约折合人民币170元,一万两白银约合170万元,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一两白银约值170元.

解放前的清朝时期东北是几个省

解放前的清朝时期东北是4个省. 1.东四省是指中华民国的东北四省,奉天(辽宁.内蒙古通辽.内蒙古兴安盟).吉林(吉林和黑龙江东部).黑龙江(黑龙江中西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和热河省(河北承德和辽宁义县.锦州和内蒙古赤峰.通辽): 2.截至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热河沦陷,东四省全部划入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范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东北,拆东北三省为九省,维持热河省: 3.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撤销热河省.原热河省所属承德市及8县划归河北省,建昌.凌源.建平.朝阳

清朝时期的周培公是个怎么样的人

清朝时期的周培公是个文武兼备.至忠至孝的仁义之人,敢于直言进谏,忠心为国.<清史稿>中图海对周培公的历史评价"为母舍身之孝,为国忘躯之忠." 周培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康熙年间刊刻的<湖北先贤诗佩>卷五对周培公生平有详细记载.

清朝时期我国有多少人口

清朝各个时期我国人口如下: 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9年,全国总人口1448.3858万,清实录世祖卷61: 公元1713年,清圣祖康熙52年,全国总人口2358.7224万,清实录圣祖卷257: 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6年,全国总人口14341.1559万,高宗实录卷157: 公元1834年,清宣宗道光14年,全国总人口40100.8574万,宣宗实录卷261: 公元1887年,清德宗光绪13年,全国总人口37763.6万,光绪会典卷17.

清朝时期的钦差大臣是什么官位

1.钦差大臣是中国古代官制中一种非正式.非常任的官职,是皇帝临时派遣至地方处理重大事务的一种特殊的"官". 2.明朝以前也有皇帝临时派遣官吏专门处理某项事务的这种具有钦差性质的行为,但正式的"钦差"称谓则始于明朝,并且沿用至清. 3.钦差大臣是我国明清时期出现的一种适合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社会特点的特殊官职,在当时的各种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代钦差大臣派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清代专制集权统治下监察制度的不完善.清代吏治的腐败与高级官吏经济犯罪增加.清朝政府加强对

清朝的中堂是什么官

中堂之说起于北宋.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元代沿称. 明清时成为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明代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的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清代大学士原系空名,为满足大学士对权利的要求,往往要管一个部,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分坐于东西,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亦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后来中堂成为一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