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钾试纸遇什么变蓝

湿润的碘化钾试纸接触到氧化性气体都会变蓝。碘化钾是白色立方结晶或粉末,在潮湿空气中微有吸湿性,久置析出游离碘而变成黄色,并能形成微量碘酸盐。

碘化钾

白色立方结晶或粉末,在潮湿空气中微有吸湿性,久置析出游离碘而变成黄色,并能形成微量碘酸盐。光及潮湿能加速分解。1g溶于0.7ml水、0.5ml沸水、22ml乙醇、8ml沸乙醇、51ml无水乙醇、8ml甲醇、7.5ml丙酮、2ml甘油、约2.5ml乙二醇。其水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能溶解碘。其水溶液也会氧化而渐变黄色,可加少量碱防止。相对密度3.12。熔点680℃。沸点1330℃。近似致死量(大鼠,静脉)285mg/kg。广泛用于容量分析碘量法中配制滴定液。

时间: 2024-12-17 01:37:21

碘化钾试纸遇什么变蓝的相关文章

淀粉遇碘变蓝是怎么回事

淀粉遇碘变蓝是因为淀粉与碘反应生成了一种包合物,这种新的物质改变了吸收光的性能而变了色.碘具有强氧化性,而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两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新的碘化物,从而改变颜色.

碘遇淀粉变蓝的原理是什么

碘遇淀粉变蓝的原理是淀粉的直链淀粉借助分子内的氢键卷曲成螺旋状,加入碘液,形成了一种络合物,这种络合物能够比较均匀地吸收除了蓝光以外的其他可见光.另外淀粉遇碘不一定就变蓝,不同淀粉在相同条件下与碘作用颜色不同,淀粉浓度不变,碘的浓度愈大颜色愈深,在沸腾情况下淀粉不与碘发生显色反应,由淀粉本身的结构特点决定的.

淀粉遇碘变蓝是为什么

淀粉遇碘变蓝是由于淀粉的分子和碘分子形成了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射和吸收作用不一样,导致看起来是蓝色的.并不是两个物质中有一个自己变了颜色,或者是甲使乙变色,而应该说是两个一起变色,或者说,这种变化是两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溶于水中的直链淀粉,呈弯曲形式,并借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状.这时加入碘酒,其中碘分子便钻入螺旋当中空隙,并借助范得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络合物.

淀粉遇碘变蓝的碘是什么

淀粉遇碘变蓝的碘是单质,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易升华,升华后易凝华.有毒性和腐蚀性.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紫色.主要用于制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碘化合物等.

淀粉遇碘变蓝是化学变化吗

淀粉遇碘变蓝是化学变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显色反应.主要是由于生成包合物的缘故.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颜色,跟淀粉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在一定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随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包合物的颜色的变化由无色.橙色.淡红.紫色到蓝色. 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其基本构成单位为α-D-吡喃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0O5)n.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前者为无分支的螺旋结构:后者以24~30个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首尾相连而成,在支链处为

淀粉遇碘变蓝的原因是什么

溶于水中的直链淀粉,呈弯曲形式,并借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状.加入碘酒,其中碘分子便钻入螺旋当中空隙,并借助范得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能比较均匀地吸收除蓝光以外的其它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50钠米),从而使淀粉变为深蓝色. 淀粉是一种植物多糖,是由几百到几千个葡萄糖单体脱水缩合而成.它通常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这两个部分组成.直链淀粉可溶于热水,分子量比支链淀粉小:支链淀粉不溶于冷水,与热水作用会形成浆糊,分子量比直链淀粉大.淀粉与碘之所以会产生呈色反应,是由于碘

碘遇淀粉变蓝怎么恢复

碘遇淀粉变蓝无法恢复的,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是相互的作用的结果.淀粉遇碘变蓝,是由于淀粉的分子和碘分子形成了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射和吸收作用不一样,导致看起来是蓝色的. 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其基本构成单位为α-D-吡喃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0O5)n.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前者为无分支的螺旋结构:后者以24~30个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首尾相连而成,在支链处为α-1,6-糖苷键.

淀粉为什么遇碘变蓝

碘遇直链淀粉变蓝这一特征,早被人们所熟知,并因其作用的灵敏度很高而被应用到许多科学领域.这主要取决于淀粉本身的结构.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粉末,由直链淀粉(占10-30%)和支链淀粉(占70-90%)组成.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而不呈糊状,支链淀粉不溶于水,热水与之作用则膨胀而成糊状.其中溶于水中的直链淀粉,呈弯曲形式,并借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状.这时加入碘酒,其中碘分子便钻入螺旋当中空隙,并借助范得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能比较均匀地吸收除蓝光以外的其它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

碘遇淀粉变蓝的原理

淀粉遇碘呈蓝色这一特性,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并因其显色反应灵敏而被广泛用于检测碘或淀粉的存在实验中.那么碘遇淀粉变蓝的原理是什么呢? 淀粉是一种植物多糖,是由几百到几千个葡萄糖单体脱水缩合而成.它通常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这两个部分组成.直链淀粉可溶于热水,分子量比支链淀粉小:支链淀粉不溶于冷水,与热水作用会形成浆糊,分子量比直链淀粉大.淀粉与碘之所以会产生呈色反应,是由于碘分子进入淀粉的螺旋圈内,形成淀粉碘络合物的原因.至于呈现出什么颜色则与淀粉糖链的长度有关.当链长小于6个葡萄糖基时,则不会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