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文章有哪些

1、小学课本:《少年闰土》;

2、初中课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己》《论雷峰塔的倒掉》《藤野先生》;

3、高中课本:《呐喊》《祝福》《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药》《阿Q正传》;

4、高中语文读本:《孤愤》《未有天才之前》《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隔膜》《一点比喻》《捣鬼心传》《为了忘却的纪念》《春末闲谈》《狂人日记》《阿Q正传》《示众》。

时间: 2024-11-10 15:13:57

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文章有哪些的相关文章

鲁迅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鲁迅作品的意义如下: 经典意义:对旧的封建主义和新的个性主义的启蒙作用.丰富的战斗实践经验,使鲁迅很早就成为无产阶级的天然盟友.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鲁迅更能纯熟自如地运用这一武器,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在正面敌人作战的同时, 抵制和反对种种机械论.庸俗化的倾向. 现实意义:在思想与艺术,继承与创新,开放与自立,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等方面的实践和理论上起到促进作用.

鲁迅作品故乡的中心思想

鲁迅作品故乡的中心思想如下: 1.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2.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鲁迅作品药选自哪里

<药>选自鲁迅作品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呐喊>收1918年至1922年间的14 篇作品其中包括发表了五四运动前的<狂人日记>.〈孔乙己〉. <药>三篇,和<风波>.<明天>.<故乡>.<阿 Q 正传>.<社戏>等.取名<呐喊>, 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以呐喊"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鲁迅一生写了多少文章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笔名鲁迅.源于革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鲁迅生前所创作的未结集出版的杂文作品死后由蔡元培.许广平等整理出版纳入第一版鲁迅全集中,然而时间仓促,难免遗珠,1948年.1952年唐弢又整理出版了<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这些文章后以不同分类方式纳入各

鲁迅的阿Q正传文章主旨是什么急

鲁迅的<阿Q正传>文章主旨是: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通过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阿Q的塑造,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旧中国国民的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支柱的种种精神劣根性,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

鲁迅的朝花夕拾包括哪些文章

鲁迅的<朝花夕拾>的文章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琐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藤野先生>,<范爱农>.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

鲁迅作品有哪些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坟>.<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 鲁迅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

鲁迅作品药的背景

背景: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但由于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软弱性,未能完成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仍然统治着中国,中国仍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2.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生活,在鲁迅的作品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药>也是描写辛亥革命的时代作品,所写的社会环境是辛亥革命前后一直到五四运动初期时的真实情形,这就是<药>所写的人物和事情的时代背景.

适合中学生看的鲁迅作品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又名<旧事重提>.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候,夕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狂人日记>是1918年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抨击出了社会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发表在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上.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