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发源地

扎染发源地为黄河流域。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的作品,扎染这种工艺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成熟了。当时绞缬产品,有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图案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玛瑙缬”,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缬”等。在南北朝时,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汉族妇女的衣着。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普遍,“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北宋时,绞缬产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甚广。

布匹是扎染的载体,没有纺织也就没有布帛、丝锦,没有了诸如此类的载体,也就不可能有在载体上的任何涂染的美术工艺。

我国纺织的历史从现存的史料看,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或西周。在商代和西周的墓葬中,都曾发现过不少玉蚕,说明当时人们对蚕桑的重视。到了春秋战国,丝织工艺进步很快,从现有发掘出来的实物和文献资料上看,当时的丝织品种类繁多,图案精美。及至汉代,丝织品和染织技法有了长足的进步,品类已可分为绵、绫、绮、罗、纱、练、纨绢、绨、缎等十数个类别。与此同时,还形成了中原地区以临淄、襄邑等地为主的丝织生产中心。

时间: 2024-09-21 13:32:10

扎染发源地的相关文章

油泼面发源地在哪

油泼面发源地在陕西,是陕西传统的特色面食之一,起源于明代,并以咸阳油泼面最为著名.油泼面是一种很普通的面食制作方法,将手工制作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的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腊汁肉.青椒土豆丝.青椒鸡蛋.西红柿鸡蛋等搭配食用.

毛巾能用来扎染吗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据记载,扎结防染的绞缬绸起源于东晋,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曾先后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篮球发源地哪个国家

篮球发源地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J.奈史密斯博士创造的. 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受小孩向装桃子的竹筐里扔桃子游戏的启发,并借鉴其他球类项目的特点.难点,于1891年12月25日设计并发明了篮球.刚开始它被称做"篮球游戏".做游戏时,奈史密斯博士两个竹筐分别悬挂在健身旁两侧的栏杆上筐距地面10英尺,用足球做为比赛用球.将球扔进对方筐里得过1分,以投中球数的多少来决定比赛的胜负.这便是篮球

陕西省是什么西周文化发源地

陕西省宝鸡市是西周文化发祥地,被称为"青铜器之乡".宝鸡古称"陈仓"."雍城",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历史悠久,是宝学(宝鸡之学)所在地,有2770余年建城史,出土了晚清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及陈仓石鼓.何尊.逨盘.铜浮屠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凤翔木版年画.泥塑等中华工艺.

什么是世界农业的主要发源地

近东中心地.中美州中心地.中国北部中心地这三个中心地是世界农业的主要发源地.旧石器时代,大量古人类的生存为原始农耕的起源奠定了基础,而作物的起源与原始农耕的起源息息相关.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开始分别种植粟和水稻.

赣江的发源地在哪里

赣江的发源地在赣闽边界武夷山西麓,赣江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河流.赣江源出赣闽边界武夷山西麓,自南向北纵贯江西省,有13条主要支流汇入.长766公里,流域面积83500平方公里.

陕西省什么是西周文化发源地

陕西省宝鸡市是西周文化发源地.宝鸡作为西周王朝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顶峰时期.自汉代以来,宝鸡境内就不断出土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可以说,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是西周文明的重要标志,其制作技艺达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最高水平.

陕西省什么市是西周文化发源地

我国青铜器发源于黄河流域,至少可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青铜艺术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独具特色,尤其是商周青铜器,以其雄伟的造型.古朴的纹饰.丰富的铭文著称于世.我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重要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商周和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历代青铜器只有少数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绝大多数是地下发掘出土的. 陕西省宝鸡市是西周文化发源地,出土了大量的西周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饸络面发源地是哪里的

饸饹面发源地在河南.河南郏县饸饹面始于汉唐,盛于明清,是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的传统风味面食,简称郏县饸饹.饸烙面是西北常见的一种面食,利用"杠杆原理"压制出来的.是用饸饹床子把和好的面团轧成滚圆长面条,直接进开水锅煮熟,初以荞麦面为面料,配以熟羊肉.葱花及茴香.花椒.胡椒.当归.西洋参.桂圆.红枣.枸杞.麦冬等熬制的羊肉高汤,熬上一天的高汤,既去了羊肉的膻气,又消减了羊肉的火气十分滋补,吃起来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清末,始以小麦面替代荞麦面,口感营养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