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

随心所欲,做任何事都不越出规矩。

该句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30岁就可以独立处事了;40岁便遇事不迷惑;50岁就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这一生的道路;60岁,一听别人言论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70岁便随心所欲,做任何事都不越出规矩。”

时间: 2024-12-10 00:18:06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哪一学说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儒家学说,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是指要以一颗真心做人,顺从自己的心意和爱好,做一个真实坦率.无所伪饰的洒脱之人. "不逾矩"指的是坚守自己的底线,遵循法理人心,遵循伦理良知,再潇洒也不能损害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从心所欲是一种人生的一种大境界.大自由,是对世间的大起大落淡然看待的表现.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哪一学说观点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论语为政篇>的观点,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

不逾矩的逾是什么意思

不逾矩的逾的意思是超过,越过,更加.不逾矩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不越出规矩,语出<论语·为政>. 不逾矩的逾的意思是超过,越过,更加. 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为: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注释详解:

不惑之年是几岁

1.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 2.[释义]: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3.[出处]:<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十年叫什么甲子

六十年是一个甲子,七十年叫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不叫什么甲子. 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40岁为什么之年

40岁被称为不惑之年.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不惑之年"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

孔子的名言七个字

放于利而行,多怨. 从心所欲不逾矩.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曰:因材施教. 父母,唯其疾之忧. 道不同,不相为谋. 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曰:有教无类. 朝闻道,夕可死矣. 夫子温.良.恭.俭.让. 敏于事而慎于言. 听其言而观其行. 识时务者为俊杰. 以约失之者鲜矣.

不惑指多少岁

不惑是40岁,<论语·为政篇>记载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不惑指四十岁.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40岁是不惑之年吗

40岁是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出处:<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