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词的用法

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两种,前者用于连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并排列举的单词、词组或者句子,后者用于连接从句和主句。连接单词与单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从句与主句的词叫连词。它是虚词,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一、并列连词二、常见并列连词三、丛属连词1)引导时间状语从句2)引导条件状语从句3)引导让步状语从句4)引导原因状语从句5)引导结果状语从句

时间: 2024-11-07 05:29:58

连词的用法的相关文章

英语连词while用法

while用作连词时,有以下几种用法: 1.意为"当什么时候,和什么同时",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2.意为"虽然,尽管",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3.连接两个并列句子,表示"对比"关系. while引导状语从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既可放在句首,也可放在句末:而while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一般放在句首,不放在句末. 2.while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如果从句的主语和主句的主语相同,那么从句的主语和谓语动词be都可以省略.

about作介词与连词的用法

about只能作介词或者副词,不能做连词.具体用法如下. 一.about作副词时用法: 1.表示为大约,左右. 2.表示将要,将近. 3.表示到处,各处. 二.about作介词时用法: 1.表示到处,各处. 2.表示关于,对于,有关.

并列连词的用法

并列连词(coordinating)主要是用来表示并列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因果推理关系等.并列连词引导的分句只能放在句尾,而且前面用逗号隔开. 连词(conjunction)是一种虚词,它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而只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的作用.连词主要可分为4类: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选择连词和因果连词.

whenever用法

adv.究竟什么时候:不论何时: conj.无论d什么时候:随时:无论何时:每当: whenever可以用作连词. whenever是从属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比when语气强. whenever用作连词的用法例句. I'dliketoseeyouwheneverit'sconvenient.在你方便的时候我想来看看你. Shegetsinafretwheneverwe'relate.只要我们一迟到,她就焦虑不安. ShehateditwheneverSpikegotthejumponher.

英语的介词as都有哪些用法

as作连词的用法: 1.作,当的时候,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例句:As a young man, he was active in sports. 2.as等于since,作既然. 例句:As he wasn't ready in time, we went without him. 3.作,虽然.尽管,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例句:Tired as they were, they walked on. as作关系代词的用

与和或怎么理解

"与",可做连词,如正确与错误,可做介词,如与生共死."和",一般为连词,用法同"与"基本一致."或"一般表示不确定,具有选择关系存在,以物品a.b为例,可举例进行如以下解释: 1.若a和b能同时选择,则此种情况下应使用"与","和". 2.若a和b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则此种情况下应使用"或".

连词andbutso的用法

1.and表示并列或对称的关系,and可以用来连接语法作用相同的词.短语.句子,可译为和.并.又.兼,如果连接两个以上的词语,通常把and放在最后一个词语前面,为了强调可在两者之间分别加上and,把词语连接起来时,通常把较短的词语放在前面: 2.but作连词,可以连接两个并列成分或两个并列分句,意为但是.然而,注意:but不能与though.although连用: 3.so可用作副词和连词,作副词可译作这样地.像--一样.正是那样,作连词可译作所以.那么,so通常置于所修饰的

文言文中连词而的用法

1.第二人称代词, 一般作定语.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 2.副词,译为就.才.例句:然则何时而乐耶? 3.并列关系,一般不译.例句:泉香而酒洌. 4.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句:温故而知新. 6.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例句:人不知而不愠. 7.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例句: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8.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例句:面山而居. 9.因果关系,译为因而.例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

古汉语里的连词而的用法有几种

1.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如<韩非子•定法>故其国富而兵强: 2.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 如<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3. 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 , 如<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而死,谁其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