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特色文化

保亭特色文化有黎族传统器乐、苗绣、洗龙水、农历三月三、黎族织锦等。

1、黎族传统器乐:取材于民间丰富的竹木资源,包括独奏乐曲、合奏乐曲、歌舞乐曲、祭祀乐曲和八音乐曲五大类。

2、苗绣:是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视觉美艳、工艺精湛。

3、洗龙水:是海南最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这天,所有人家都会像过年时一样在祖屋摆上香案祭祖,是海南本土民众所必须进行的神圣仪式。

4、农历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追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吉祥节日,未婚男女都穿上民族服装,在鼓笛齐鸣之中起舞同欢、对歌传情。

5、黎族织锦:具有悠久的历史,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

时间: 2024-09-07 03:05:28

保亭特色文化的相关文章

山亭区特色文化

山亭区特色文化有窑洞.花鼓.皮影戏等. 1.窑洞:延安窑洞是陕北民风民俗的体现,更是时代进步的历史见证,不仅体现了人与大地的亲密关系,更是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2.花鼓:调原为读书人吟诵调与当地流行的李翠莲小调结合演化而成.演唱者多为不第的读书人,故书目皆系自编,效曲阜贾凫西故事. 3.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保亭景点

和坊茶楼.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游览区.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仙安石林等. 1.和坊茶楼:地处保亭县城七仙大道南端东侧(毗邻保亭车站),项目占地2200多平米,总建筑面积950平米,建筑高度21.3米.汲取明清建筑中阁楼的精髓与当地黎苗民族元素,被誉为"海南第一茶楼",民间有"不到和坊喝一壶,别说来过黎苗族"这一俗语.建筑由仿古阁楼.厢房.四柱七楼牌等建筑物有机组合而成被授予"两岸交流基地"美誉. 2.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

保亭旅游有哪些景点

保亭旅游有哪些景点:1.呀诺达雨林风景区:2.甘什岭槟榔谷景区(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3.七仙岭温泉:4.毛感千龙洞:5.甘什岭:6.仙龙洞:7.仙安石林等景点. 保亭县全境长夏无冬,阳光.椰林以及各类热带水果种植园,构成一幅旖旎多姿的南国风光.这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 保亭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七仙岭国家温泉森林公园是海南省著名温泉旅游胜地,泉水最高温度达93°C,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属偏硅酸重酸钠型温泉水,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美容价

青原区特色文化

青原区特色文化有喊船.搞龙.烟花傀儡.传统造像.李渡毛笔等. 1.喊船:喊船是流传在青原区富水河一带古老的民俗活动,由民间自发组织,目的是驱邪保平安. 2.搞龙:流传在青原区新圩镇栗溪村的民间灯彩,始于元代,至今600余年.因其灯体是由1000多只篾箍连缀而成的,故而得名. 3.烟花傀儡:古称药发傀儡,是一种集烟花.编扎.剪纸.雕刻.绘画.木偶.戏剧于一体的"瓦舍技艺". 4.传统造像:这是江西吉安境内一项将木雕工艺与民间宗教造像.民间信仰仪式三者结合起来的一项综合性技艺. 5.李渡毛

磐安县特色文化

磐安县特色文化有迎大旗.磐安炼火.磐安叠牌坊.四轿八车.玉山大鼓等. 1.迎大旗:迎大旗又称迎龙虎大旗,流传在磐安县玉山区域.据县文化电广新闻出版局潘丽霞副局长介绍,最多时曾有36面大旗云集茶场庙. 2.磐安炼火:炼火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主要流传在磐安县双峰.仁川.深泽乡一带和附近的一些地区.传统社会里,地方上遇到灾祸.瘟疫,或是村民生病,往往要请人主持法事仪式,又称"踩火". 3.磐安叠牌坊:大牌坊有五层,第一层5个大人4个小孩,第二层5个大人2个小孩,第三层4个大人,第四层4个大

彭山区特色文化

彭山区特色文化有竹琴.三月三朝山会.彭祖山.黄丰草龙.幺妹灯等. 1.竹琴:又称道琴,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曲艺,彭山竹琴表演主要在谢家街道.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谢家竹琴便在谢家十分盛行,茶馆.集市等地,经常能见到民间艺人背着竹琴卖艺求生. 2.三月三朝山会:三月三朝山会是彭山本地民众及成都周边群众自发形成的朝山民俗活动.始于殷商时期,是由朝拜彭祖及其三女儿彭三娥的祭祀活动沿袭而来的. 3.彭祖山:彭祖山原名"仙女山",古称彭蒙山,位于"长寿之乡"彭山区城东北部,地处成都

安县特色文化

安县特色文化有跳端公.制草纸.过桥拜.娃娃拜狮.制陶工艺等. 1.跳端公:在清末就已出现,仪式古老,唱词丰富,反映出本地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 2.制草纸:又称土纸,旧时多用于点火与保存火种,制成盒子可装衣服.鞋帽等物,也有人用于制造纸壳.纸板. 3.过桥拜:又称拉保爷,孩子父母事先备好酒菜,再准备桃弓柳箭,一大早将孩子抱到桥头等候,看到端庄的男人,请他取名字,让孩子给他叩头,拜为干爹. 4.娃娃拜狮:逢社这天,必耍狮灯,父母将娃娃抱给笑头,笑头抱着娃娃给狮子拜三拜,在狮子肚子下面钻三次,再在狮

磁县特色文化

磁县特色文化有怀调.曲艺坠子.磁县剪纸.扎纸技艺.面塑等. 1.怀调:当地人称红黑脸戏,形成于明万历年间至清初,以古装戏为主,剧目上多反映忠奸斗争.将帅保边. 2.曲艺坠子:由河南开封曲艺形式三弦书衍变而生成,因以小鼓三弦改制的坠子弦伴奏而得名. 3.磁县剪纸:以剪刀和刻刀为工具,将纸剪出各种形状,采用阴阳.虚实相间的手法,刻画内部线条和花纹. 4.扎纸技艺:是磁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品取材于历史史实和民间生活,造型奇特,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民间艺术特色. 5.面塑:俗

祁门县特色文化

祁门县特色文化有祁门目连戏.采茶扑蝶舞.安茶制作技艺.游太阳习俗.祁门傩舞等. 1.祁门目连戏:祁门目连戏原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其基本唱腔古朴,为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保留"滚调"特点. 2.采茶扑蝶舞:最初在元宵节闹花灯时表演,由4个姑娘一手拿着花蝴蝶,一手拿着圆纸扇,作拍蝶状,且歌且舞.唱词为一年里十个月的花名和农事,意在欢庆新春佳节的同时,安排好一年的农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3.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