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哪个典故

《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吴王欲讨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时间: 2024-09-05 14:55:38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哪个典故的相关文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怎么解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庄子山木>.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典故 吴王阖闾想要讨伐楚国,告诉左右大臣说:"我会杀死所有敢劝谏我不出兵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成语吗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庄子山木.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2.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名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意思精辟,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庄子·山木>,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并且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

黄泉认母出自哪个典故

出自的典故:春秋时期,郑庄公之母因生郑庄公时难产,出生时先出脚而非头,被认为大逆不道,所以一直不喜欢郑庄公,为其取名寤生.喜欢郑庄公的弟弟段.有一次,郑庄公离开都城,其母与公叔段谋反.郑庄公回来评定叛乱,杀了公叔段,囚禁了自己的母亲,并发下"不到黄泉,不得相见"的誓言.后来郑庄公后悔,却碍于誓言.有大臣建议,可掘地至水处,取名"黄泉",母子就可在黄泉相认.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比喻义是什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比喻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黄雀在后: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出处:<庄子·山木>.讽刺了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华夏中的华出自什么典故

华夏中的华出自的典故有: 1.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2.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3.<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4.<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珿中原之人. 5.<辞海>华夏条为:"中国古称华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是什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其构成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 生物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极为复杂,似乎是一团乱麻,斩不断,理还乱.一句古老的中国谚语使生态学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如果从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考察,生物就是依靠这种食与被食的关系相互联系起来的.

孟津一渡出自哪个典故

孟津一渡出自八百诸侯渡孟津伐纣典故,同时孟津又是一个地名,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洛阳市下辖县,东距郑州110公里,西距三门峡90公里,南与洛阳市区毗邻,北临黄河. 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截至2014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管县级市,省会郑州.

孟津一渡出自什么典故

孟津之誓是指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河南孟津,为古代重要渡口).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孟津之誓是一次重要会盟,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所以孟津一渡出自孟津之誓的历史典故. 大清朝的送礼可是有规矩的,光外地官员进京仅常规项目就有冰敬.炭敬.别敬.团拜等.更别提分等级进贡了,京官收这么多礼,外官这如流水一般进贡的银子又是怎么来的呢?-超过三百两的,就属于非常之赠了,据说如果座师是军机而学生已位至督抚的,炭敬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