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打过败仗吗

1、泗县战役,1946年7月,华野山东部队将国民党第7军的172师包围在泗县城里,打了两天,华野损失惨重。此时国民党第7军的171师也突破阻击逼近泗县,对粟裕部队形成内外夹攻之势,华野不得不撤围。

2、淮阴之战,1946年9月,张灵甫率国民党整编74师主攻苏皖解放区首府淮阴,整编74师一路突破华野在运河与洪泽湖之间设置三道防线,到达淮阴城下,谭震林下令扒开运河大堤,放水也无法迟滞74师的迅猛攻击。18日张灵甫亲临一线督战,发起夜战,从解放军各纵队的结合部成功突破,用假口令诈开南门,对华野粟裕部进行内外夹击,解放军反击未能奏效,全线崩溃,被迫于19日撤出淮阴。

3、第二次涟水保卫战,1946年12月,张灵甫统一指挥国民党军整编74师和整编第28师第192旅以及新7军一部,共5个旅二攻涟水,解放军措手不及,华野三大主力之一的第6师奉粟裕命回师增援,在涟水城外被74师重创。

时间: 2024-10-14 07:12:35

粟裕打过败仗吗的相关文章

大将粟裕一生的简历

粟裕,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栗裕生平简介: 1928年1月,粟裕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了井冈山.1929年后,因屡立战功粟裕相继升任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1934年11月,粟裕调任闽浙赣军区参谋长.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及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十军. 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

粟裕为什么地位升得没有罗荣桓快

粟裕当不上元帅不是战功不够,主要是资历不够,与罗荣桓的差别在于级别稍差,立功时间较晚.红军初创时期粟裕的高职务是班长,罗荣桓是特务连党代表相当于连指导员.粟裕在红军时期最高职务是军团参谋长,10万红军有15个军团,平均每个军团600多人,充其量也只是副团级,罗荣桓是军团政治部主任,两人级别一样,都属于中层干部,功绩不显著.抗战前期,粟裕的职务是新四军某支队副司令,10300人的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及无数个独立游击队,一个支队充其量1至2千人,副司令的级别还是副团级,充其量是副旅长的级别.罗荣桓

粟裕为什么落选元帅

第一: 聂荣臻代理总参谋长期间,对粟裕误解极深.这对55年军衔评定和58年批粟裕有重要影响.第二:彭德怀本身不喜欢粟裕.彭德怀52年回京主持军委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老部下黄克城调来北京,任副总长兼总后部长.第三:58年批军队教条主义.原本是在军委内部,后变成了扩大会议.军委实际负责此事的彭德怀不用说了,还有谭政,黄克城.向林彪汇报会议内容的是黄克城.林彪看到军委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后,才转.实际上,批粟与林无关.第四:文革结束后,军队的冤案都已平反.但唯独58年错批粟裕长期不能平反.第五:陈毅在批判

项羽一生打过几次败仗

据史书记载,项羽一生,在对秦战争中没有败仗,在楚汉战争中前期无败仗,到了鸿沟划界后,双方进入相持阶段,以至最后垓下决战,楚军灭亡.垓下之战中,乌江亭长劝项羽东渡,以期东山再起,可是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予以拒绝,在乌江自刎.史称垓下之败.

朱可夫有没有打过败仗

朱可夫打过败仗.斯摩棱斯克会战中朱可夫的苏军遭到惨败.在西部苏德战场上节节败退之时,朱可夫奉命指挥预备方面军.朱可夫的预备队方面军投入斯摩棱斯克会战,命令朱可夫夺回叶利尼亚突出部.朱可夫用第24集团军的10个师于8月30日发起进攻,9月8日收复叶利尼亚突出部,并向西推进了25公里.由于斯大林的命令,朱可夫只能冒死进攻,遭到失败.朱可夫一生荣耀无限,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

请问韩信一生中打过一次败仗吗

韩信是军事天才.韩信在跟从刘邦后,军事上遭遇过困境,但是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败仗.原因在于,韩信投奔刘邦之时,汉军已然有了天时人和之势.有了萧何.张良等创造的良好政治态势,得了民心,加以刘邦的适度信任支持,韩信的军事才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可谓战无不胜.

古代打败仗叫什么

古代打败仗叫做"败北"."北"既为"背",所以当两军相接时,是正面相向的,而激战之后,失败的一方就会撤退,并且转身逃跑,就成了背向敌方,所以叫做"败北". 秦汉以后"败北"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双音节词.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再后来,"败北"不仅指军事失败,而且引申为办各种事情的失利.而在现代

为什么粟裕排十大将军之首

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高级将领中只有他与林彪是独挡一面的,其能力和与功绩比大多数元帅还高. 粟裕(1907年8月10日到1984年2月5日)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湖南会同人.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与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他属于新四军出身,属于华东系,老毛等绝大部分是八路出身,而且元帅的选评并不完全靠的是军事能力和

粟裕在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大战是粟裕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在这场战斗中有三段鲜为人知的插曲. 1.面对我军伤亡较大,物质奇缺,饥困交迫的境况下,粟裕有坚定的决心应对敌军. 2.有清醒的分析.指出敌军与我军的距离,敌军的实力,推进的速度以及指挥官的性格和脾气等等. 3.激战通宵,果断指挥,全歼敌军.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