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是谁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孟子,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引用。孟子,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

时间: 2024-10-04 17:29:25

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是谁的相关文章

民以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哪里

民以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其意思是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 "民贵君轻"是中国古代最精彩的思想命题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在政治权力本原的意义上,民众比君主更重要.正是对这个命题的深入研究,使我认识到一个更精彩的"立君为民"命题.儒.道.墨.法等重要学派普遍认同这个命题,其中法家的理论贡献尤为突出.

文言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解释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家是谁

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家是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这句话反映出孟子的民本思想,意思是:百姓最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 民为贵君为轻的出处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译文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

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意思

1.社是指古代祭祀土地的地方,稷是指古代的一种粮食作物,社稷则泛指国家百姓. 2.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意思是掌权的政府官员要以国家百姓为重,要以为天下苍生谋利益为己任,要把国家利益放在前,把个人利益放在后,要注重大局.

民为贵历史意义

所谓"民为贵",是对天子或将要成为天子的人来说,人民是他最可宝贵的财富."得乎丘民(即百姓)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所以人民是最可宝贵的.而要得到人民的信任,必须关心人民的生活问题,给人民以应有的生存条件.在古代,每个诸侯国建立的时候,天子要派遣使者,为诸侯建立社稷神坛.社稷神的责任,是保证风调雨顺,使农业丰收,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全.因此,社稷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历史上民为贵的思想是

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

老吾老什么幼吾幼什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出自孟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出自于哪里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出自于<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是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啥意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是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于<孟子>.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