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赋意思是对赋这一文体进行创作,赋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 时间: 2024-10-15 07:36:47
"吟诗作赋"下一句是"万言不直一杯水",出自<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这是一首倾诉自己怀抱的抒情诗,揭露了当时朝廷小人得志,有才能的人不被重用,反遭谗毁的现象,表示要超脱荣辱穷达之念,像严光.范蠡那样飘然隐居. 原文: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
<铜雀台赋>是三国时期曹植在邺城铜雀台落成时所作,为汉赋中的经典作品,文辞华美.当时铜雀台建成后曹操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又命自己的几个儿子登台作赋.其中曹植下笔成章,做出这部作品.建安十五年,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于是在邺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然后曹植做出这部作品.曹操听后大为赞赏,封其为平原侯,并勉励说:"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
1.武功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中西部,居罗霄山脉北支,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地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宜春市袁州区,主脉绵延120余千米,总面积约970平方千米. 2.武功山围绕金顶已设立"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约378.3平方千米)."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约260平方千米)."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约136平方千米).武功山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自汉晋起,武功山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明朝时香火达
排金门而入紫闼意思是:钱能够推开富贵官宦之家的朱门和宫廷. 这句话出自鲁褒的<钱神论>,<钱神论>虽然以论名篇,却是一篇赋作.作品通过虚构的情节,推出司空公子和綦母先生两个假设的人物,以二人在京城邂逅为纽带,以其问答诘难的框架结构成篇.赋文主体全是两个被赋予具体身份的人物的言辞而非作者的现身立言,行文追求骈对合韵,其体制明显属于赋作.它的主旨不在以逻辑论证析明义理,诉诸理性思辨,而着力于描摹人情世态,抒发感慨,诉诸于审美激情:立意也是文学家作赋,而非思想家立学术之论.这是<钱
武功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中西部,居罗霄山脉北支,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地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宜春市袁州区,主脉绵延120余千米,总面积约970平方千米. 武功山围绕金顶已设立"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约378.3平方千米)."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约260平方千米)."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约136平方千米).武功山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自汉晋起,武功山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明朝时香火达到鼎盛时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
中国三大山是以下三座: 1.黄山,是天下第一山,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山.放到世界来说,黄山更是代表了中国的一种文化.历史上,黄山就凭借着出众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登山并纷纷为其吟诗作赋或留下摩崖石刻,不少诗篇更是广为流传. 2.华山,五岳之一,以险峻著称.而今日华山的旅游开发也是以此为吸睛点来吸引游客冒险,通过调动游客的挑战心理来激发游客对华山的强烈兴趣. 3.鼓浪屿日光岩,为网红拍照地,名气主要得益于风光旖旎的鼓浪屿很受欢迎.而登上日光岩顶端既可以从整体看到美丽的鼓浪屿是何模样,又可多角度全
1,莫道村官诸事难,为民敢渡浪中船.人到乡村气便豪,心潮奔涌泛波涛.手牵百姓情同暖,足踏田间身共劳.日记题诗书肺腑,青春作赋领风骚.好钢须磨方成器,扎稳根基立世牢. 2,佟场书记好心肠,终日操劳殷富忙.绿蛋粉虫齐创汇,率先筑起小康庄. 3,红心不负誓言章,砥砺乡村意志钢.事业情怀心耿耿,党人风格貌堂堂.脱贫致富无私字,吃苦操劳有担当.我是今朝追梦者,核心价值绽芳香.
张冠李戴的成语故事: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这一戴若是为了试试大小是否合适,式样究竟如何,那无可非议.若是有意这么错戴上了,那就不同了. 张冠李戴的成语故事 民间有句俗话: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这一戴若是为了试试大小是否合适,式样究竟如何,那无可非议.若是有意这么错戴上了,那就不同了.如有人写了段文字指出:任何一样东西都有它的主人,特别是帽子之类穿戴的物件,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头寸或身材,比如窃取了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显然貌态变了,常常变得不相称,很难看. 张冠李戴的出处 明·田艺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