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是什么

一、骑楼是什么

骑楼(在粤语中亦可引伸为“露台”),潮州人叫作五脚砌,闽南语叫亭仔脚,是拥有浓厚的华南特色的中式建筑设计。建筑物一楼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则为二楼的楼层,仿佛二楼“骑”在一楼上面,故叫“骑楼”。现在的骑楼通常一楼用于经商,二楼以上住人。骑楼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揽生意。

二、骑楼的功能有哪些

1、阻挡风雨侵袭,遮挡太阳直射,起到凉爽作用;

2、骑楼开始于改善生活环境,继而成为商业谋生的地点,以商业活动为主,显示出开放意识和洋为中用的创造性思维;

3、连廊连柱,立面一致,连接完整,土洋结合,多元共存的特别风貌;

4、打破了居家独门独户的约束,变成客人的共享空间,并呈现互相尊重的当代意识。走在骑楼下,悠闲自在,温馨亲近,脚无沙尘,清洁整齐,透出关心互动良好的人缘关系;

5、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成为喝茶、聊天、乘凉、会客、交流信息、晚间凉眠的地方。还是孩子做功课、玩游戏等玩耍的空间,反馈了厦门商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时间: 2024-12-21 02:27:15

骑楼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骑楼为什么叫骑楼

骑楼的第一层没有设墙,由支撑柱组成.好比马脚,骑楼的楼上类马背.在这样的楼上有骑在马背上的感觉,所以这样的楼称为骑楼.广州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贝尼亚普库尔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后由海外华侨引进.广州人把廊房称为骑楼.

骑楼在哪个地区

骑楼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骑楼(在粤语中亦可引伸为"露台"),潮州人称为五脚砌,闽南语称亭仔脚,是具有浓厚的华南特色的建筑设计,用于唐楼建筑.建筑物一楼临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则为二楼的楼层,犹如二楼"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现时的骑楼一般地下(一楼)用于经商,二楼以上住人.骑楼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徕生意.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广州近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西洋建筑的移入,传统建筑的复兴以及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等若

骑楼老街是什么意思

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 相关补充: 骑楼老街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历史.2009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海口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编号011

骑楼的特点有哪些

骑楼就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骑楼的特点有哪些,今天就让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骑楼的特点: 1.仿哥特式.这种形式较为少见.强烈的垂直线条和拱形窗体现出哥特式装饰风格.立面以垂直构图为主,设哥特窗,底层骑楼廊也处理为仿哥特式窗形式,使人感觉到浓厚的哥特风格. 2.南洋式.这种骑楼有南洋地区的独特且有创造性的形式--在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是一种建筑智慧,预防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 3.古罗马券.这种骑楼底层有券柱,券心处以漩涡装饰,风格

什么叫骑楼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 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 十九世纪初,新加坡总督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呎.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从此,新加坡出现了连接的外廊结构的建筑,称之为"店屋

骑楼老街在哪个城市

骑楼老街在两广.福建.海南有很多.如广州的上下九.厦门的中山路.上海金陵路(早期广东人聚居区). 骑楼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它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不仅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而且有更突出的商业实用性.通常是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 在全国各地的骑楼里,广州骑楼形式多样,保存完整,是粤派骑楼的代表.其形式大概有仿哥特式﹑南洋式﹑古罗马券廊式﹑仿巴洛克式﹑现代式和中国传统式.

骑楼小吃街怎么样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历史,2009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海口骑楼老街有近百年历史的充满南洋建筑风情的海口骑楼老街成功入选首届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骑楼作为海口主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物.经济和审美价值. 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骑楼老街覆盖面

骑楼的建筑风格

1.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是建筑物底层沿街面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 2.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 3.底层骑楼为券柱式,券心处以漩涡装饰,风格雄伟,线角明朗而细部丰富,部分还运用简化了的罗马柱式,使其罗马风格更为浓郁,十九世纪初,新加坡总督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尺

海口骑楼老街的老街文化

海口骑楼建筑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海口白色骑楼建筑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色,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座骑楼就是一幅风景画. 由于海南独特的强晒多雨气候条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海口"外沙"一带(即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1930年之后,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