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雷锋的故事

1、雷锋在6岁的时候,失去了他的爷爷,爸爸,哥哥和小弟弟。从此,他和她母亲生活,不久后,他母亲也死了,还让雷锋给他们报仇。

2、他们死后,本家六叔奶奶收养了雷锋。一天,他去山上砍柴,却被别人砍了三刀,鲜血直流。解放之后,雷锋参军了。

3、参军后,雷锋又有了家和亲人,他的家就是国,人民就是他的亲人!一次执行任务途中,雷锋的部队路过一个小山村,因为不想让他们没房间睡觉,商量之后就打算睡在外面。

4、上级知道后,就给雷锋批了一个军用帐篷。白天的时候,雷锋帮他们耕地。一次,雷锋和他的助手小乔运送给养用的汽车陷入了一个地方,雷锋向一个大娘借了一根木扛子,又借了一盏灯,才把汽车弄上来。

5、“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一点也没错。从今往后,我们也应该学习雷锋,助人为乐,为国家做出贡献。

时间: 2024-08-19 22:37:24

有关雷锋的故事的相关文章

雷锋的故事作者以及作者简介

陈广生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离休干部,1931年2月出生,1949年9月入伍,1989年12月离休,原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俱乐部主任,离休前是军区专职创作员.曾被沈阳军区授予学雷锋金质奖章,被辽宁省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并荣获沈阳市委宣传部和沈阳市关工委等部门授予的"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 他40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写雷锋,宣传雷锋.他对雷锋在部队的成长过程了如指掌,还几次到雷锋家乡和鞍山,对雷锋自幼的人生道路有比较深的了解.陆续撰写了<雷锋的故事

雷锋的故事作者是谁

陈广生:军区政治部退休干部,1931年2月出生,1949年9月入伍,1989年12月离休,原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俱乐部主任,退休前是军区专职创作员.曾被沈阳军区授予学雷锋金质奖章,被辽宁省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并荣获沈阳市委宣传部和沈阳市关工委等部门授予的"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 他四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写雷锋故事,宣传雷锋.退休后,他笔耕不辍,年逾七旬的他,每天仍然伏案耕耘,书写大量书稿,至今已出版了许多关于雷锋的书籍,例如<雷锋的故事>

雷锋的故事雷锋是怎么死的

雷锋生于1940年12月18日,于1962年8月15日离世,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2月19日,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

关于雷锋的故事名言警句好词

1.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3.我们是国家的主人 , 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5.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书籍

1. <狼牙山五壮士>,作者:沈重: 2. <精忠报国>,作者:舒湮: 3. <红岩>,作者:罗广斌: 4. <雷锋的故事>,作者:陈广生: 5. <詹天佑>,作者:陈典松: 6. <没有终点的旅程>,作者:张美惠: 7. <岳飞传>,作者:邓广铭: 8. <铮铮傲骨为祖国>,作者:徐悲鸿: 9. <黄继光>,作者:董辰生: 10. <刘胡兰>,作者:杏绵.

助人为乐好事从我做起为题的班会

助人为乐,好事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示例如下: 1.向学生传递:助人为乐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如:帮别人捡一下地上的笔.在别人比赛跑步时帮别人拿东西.在他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互相帮助,互相爱护: 2.通过无偿的助人为乐与有偿的"帮助"的图画对比,说明乐于助人是不需要回报的,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收获快乐,享受快乐: 3.<雷锋的故事><我们身边的英雄故事>,体味到如果大家能助人为乐,在你有困难的时候,我帮助你:我有困难的时候,你帮助我,才能使校园会更加美好

以传开头的成语

1.传诵一时: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 出处:鲁迅<洋服的没落>. 例:雷锋的故事颇为传诵一时,令人大为称赞. 2.传宗接代:传延宗教,接续后代,旧指生了独生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 出处: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已越来越淡薄. 3.传经送宝: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 出处:李岩<精讲集>. 例:传经送宝是非常值得称赞的行为. 4.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