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的变迁历史

苏州河黄浦江主要支流,又名吴淞江,是上海境内仅次于黄浦江的第2大河。因发源于苏州附近的松陵地区,古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吴淞江源出太湖瓜泾口,穿过江南运河,流经吴江、苏州、吴县、昆山、嘉定、青浦等县市,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平均河宽约40~50米,流量平均仅10立方米/秒,旱季则接近于零。低水位时水深2米左右,是上海通往江苏南部主要水上交通线和上海市区重要航道。

蜿蜒绵长的苏州河水,恰似缓慢搏动的历史脉络,于波涛中,目击这座东方巨城的沧桑巨变——被迫“通商”时的惘然,受洋人殖民地、半殖民地统治的屈辱,为独立、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艰辛,迎接共和国黎明的喜悦,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飞跃的豪情……其间,无数真情的故事,动人心魄,令人们于惊鸿一瞥中,得窥历史的真谛。

时间: 2024-10-19 02:27:15

苏州河的变迁历史的相关文章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为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3.东汉至宋初河道,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徙,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行,复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滨县之南入海: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北宋庆历八年,第三次大徙,此后,黄河有时单股

学生书包的变迁历史是如何的

1.书包的发展由来已久,自从汉代有了私学之后,书包也就应运而生,当时是个布袋. 2.上世纪七十年代学生背的书包是薄薄的布包,偶尔有用花布做成的书包. 3.到了八十年代,书包的种类和颜色发生了变化.有布的.皮的,突破了以前黄色的单调色彩,增厚了,容积变大了. 4.到了九十年代,书包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不但变长增厚,而且包带的数量也有了变化,原来的一根发展到两根甚至四根,有的还在腰间配根保险带. 5.进入新世纪,种类繁多,背背佳书包

杭州市城区河道陈列馆的介绍

杭州市城区河道陈列馆原名是杭州市城区河道水文化文明基地,由杭州市河道整治工程指挥部创建,位于贴沙河庆春立交桥东北角,先后被授予杭州市环境保护教育基地.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称号.该馆浓缩杭州因水而生.因水而亡的灵性和风采,在宣传水环境整治及弘扬水文化方面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杭州市城区河道陈列馆展出内容包括河道历史.河道整治.河道未来三大部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杭州城区河道自隋朝以来开凿.填埋.整治及变迁历史.现存占地约474平方米,为仿西方古典式风格建筑,建筑结构放弃传统木构型式,采用砖墙承重

唐朝历史的发展与气候变迁的关系

唐朝历史与气候变化关系: 1.从公元6世纪中叶到公元8世纪初,即隋朝到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时代气候变化的第四温暖期.这一时期气候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时代明显转暖,极端天气现象减少,气候相对湿润,水热组合条件好转,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依靠有利的气候条件,唐朝前期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粮食屡获丰收,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天盛世"等繁荣景象. 2.从公元8世纪中叶到公元10世纪中叶,即中晚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时代第四寒冷期.这一时期气

彭城的由来历史的变迁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抗战

关于安吉地名历史变迁的详细信息

安吉建县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即公元18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汉灵帝赐名"安吉",源自<诗经·无衣篇>中诗句"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安吉更早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朝设置故鄣县.鄣县开始属鄣郡,后来属丹阳郡.鄣郡以故鄣县治为郡治,治所在今安吉县境内,是浙江全省境内出现最早的郡级治所.直到西汉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改为丹阳郡,才将郡级治所迁往宛陵即今安徽省宣州市.三国吴宝鼎元年即公元266年,安吉属新设的吴兴郡.隋开皇九年即公元589年

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有那些

1.先秦时代,新年习俗还处于萌芽状态.据<诗经七月>中记载,每至岁末,人们就要"穹室熏鼠,塞向墐户",做好各项"改岁"的准备工作.是后来新年的雏形. 2.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末的社会大动荡,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节日习俗. 3.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风俗愈演愈烈,各项民俗活动也日渐丰富,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同时,庆祝的日期也越拉越长,其间有腊八.除夕.元旦.破五.元宵节等一系列重要节日包括其中,成为

南京的历史变迁

史前南京猿人头盖骨和相关遗迹表明,距今约60到100万年前,在南京地区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南京地区在6000年前就出现了原始村落,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北阴阳营遗址所处的年代约为前4千年至前3千年,北阴阳营文化属于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南京地区早期文化遗存还有200多处,其中著名的有点将台文化和湖熟文化.

昆曲的历史变迁

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