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第六关成语是什么

人满为患。

基本释义:是表示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客栈小,已经人满为患。”

例句:由于交通运输发展缓慢,春运期间,各次列车都人满为患。

近义词: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坐无虚席,车水马龙。

反义词:人烟稀少,地广人稀。

时间: 2024-09-26 02:22:38

大学士第六关成语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成语连连看大学士第34关

1.大学士第34关成语是丢三拉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同"丢三落四": 2.出自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老是这样死活不顾,老是这样丢三拉四,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3.结构:联合式:用法:作宾语.定语: 4.近义词:丢三落四:反义词:一丝不苟: 5.例句:请尽快改变丢三拉四的毛病.

大学士第4关奶水的成语

1.大学士第4关,奶水的成语是水乳交融: 2.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3.出处: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致使玄黄不辨,水乳不分.": 4.结构:主谓式: 5.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6.辨形:融:不能写作"溶".

成语猜猜看大学士第74关

成语是红绳系足. 释义: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 出处:唐朝李复言<续玄怪录>:固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绾".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男女结成婚姻.

侍郎第六关成语

解释: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 结构:联合式. 用法:有时形容景色似有似无:有时形容记忆模糊不清.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辨形:隐:不能写作"稳". 近义词:若有若无.隐约可见. 反义词:一目了然.黑白分明. 例句:远处似乎有一处灯光,隔着小树林若隐若现的.

大学士究竟几品

1.明清两代大学士从正五品升到正一品经过了一个漫长过程. 2.明代初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大学士是由资历较浅的文官出任,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只是正五品,易于皇帝控制. 3.成祖永乐帝以后,大学士地位越来越重,但他们都是由六部尚书那样的重臣兼任,所以那时候大学士虽然还只是正五品,但地位大为提高(大学士这个官职品级依然低,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品级高了). 4.到了嘉靖末年,正式将大学士的班次提高到六部之上,达到了正一品.那时候不再是六部尚书兼任大学士,而是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了. 5.清代沿用明制,早年(顺

微信成语消消乐第六关

微信成语消消乐第六关的成语:白马非马.风驰电掣.满腹经纶.自怨自艾.物竞天择.情非得已.东山再起.大开眼界.兵临城下.退避三舍. 微信成语消消乐是消除成语游戏,第六关的成语解释: 白马非马: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风驰电掣:是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闪电一样:满腹经纶: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自怨自艾: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物竞天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成语消消看第六关攻略

以下便是第六关的答案: 1.自怨自艾.释义: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2.物竞天择.释义: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3.情非得已.释义:指情况出于不得已. 4.风驰电掣.释义: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5.东山再起.释义: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满腹经纶.释义: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7.白马非马.释义: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 8.大开眼界.释义:阔

谁是凶手小游戏第六关怎么过

1.首先我们选择困难第六关进入,开始一局游戏. 2.然后我们进入后,直觉上出单或者双都要输,其实我们仔细看一下,我们的对是大的,只要把单垫出去前,对方对没出就有戏. 3.我们先出一张4,因为出4和6没有区别,而且对方有6,总比4好,先留着. 4.之后对方出7管上我们,我们再出9垫牌. 5.然后对方出10,我们出Q顺势垫牌而已. 6.然后对方会出2管死,我们只能放弃不管. 7.之后对方剩下的牌就比较小了,他们先出对3,我们对10管上. 8.之后我们先出6,再出对3即可胜利,没有任何悬念.

内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内阁学士为明.清朝官制之一,品等为从二品.朱元璋仿宋制设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1659年,清政府将文馆与内三院统一且更名为内阁,其内阁设学士.在数量上,内阁大学士中,满人六人,而汉人则四名.大学士于1730年代乾隆朝时,成为三殿三阁定制.普通内阁学士,数量达到几十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