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的作者是谁

现当代著名作家,河北省辛集市人,原名冯冀。1919年生于河北省束鹿县一个农民家庭,在北平读书期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49年后曾先后担任《天津日报》编委、文艺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等职。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中篇小说《不连续的故事》,短篇小说《来访者》,散文特写集《长江行》《挥手之间》,长诗《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江东去》,文学评论集《学剑集》等。其中,《三峡之秋》被记录至小学课本中,《深爱着朱的我序集》记录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

时间: 2024-10-08 23:21:17

三峡之秋的作者是谁的相关文章

三峡作者简介

<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郦道元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郦道元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 郦道元撰<水经

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 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

三峡秋天总的特征是什么

有时热烈,有时平静:有时明丽,有时朦胧,真是气象万千.<三峡之秋>,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讲述三峡秋天的风光美景. <三峡之秋>(节选)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撒了一

悬崖绝壁的绝什么意思

悬崖绝壁的绝是走不通的意思.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同"悬崖峭壁".出处:姚雪垠<李自成>. 悬崖绝壁的释义 [解释]:形容山势险峻.同"悬崖峭壁". [出自]: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见虎豹的叫声." [示例]: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的隙缝,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出处]:方纪<三

故都的秋的赏析

<故都的秋>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摹绘,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是指采用语言形式把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包括声音.色彩.气味等生动形象地形容出来的一种修辞方式.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

什么崖绝壁成语

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同"悬崖峭壁". 出处: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见虎豹的叫声." 例句:我曾见过华山刀劈斧削般的悬崖绝壁上,那些郁郁青青的松柏,抓着一撮泥土,就这么悬挂着,仿佛一个受惊吓的孩子,牢牢抓住母亲的衣襟.

素湍绿谭中湍字的意思是

1.湍:指的是急流的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出自<水经注>,人教版初二第26课<三峡>,作者郦道元,文章题目是编者加的. 3.<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

什么什么绝壁成语

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同"悬崖峭壁". 出处:<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见虎豹的叫声." 例句:青松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

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

1.<论语>十则,作者:孔子: 2.<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 3.<陋室铭>,作者:刘禹锡: 4.<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5.<三峡>,作者:郦道元: 6.<马说>,作者:韩愈: 7.<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 8.<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 9.<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 10.<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