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意思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内行人的眼泪。我举容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赏析: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上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时间: 2024-10-29 11:36:17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意思的相关文章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作品原文: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译文: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不可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赏析:<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借水怨山",抒发了对于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名句是

名句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意思是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换头是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周济云:"借水怨山."可谓具眼.此词句句不离山水.试体味&q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176年,当时辛弃疾南归来十余年,在江西担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一天,辛弃疾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书江西造口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自于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是一首表现作者对中原的怀念和壮志未酬的苦闷的词. 书:题词的意思.造口:即江西的造口镇,也称皂口.意思为写在江西造口的墙壁上. 这是一首表现作者对中原的怀念和壮志未酬的苦闷的词.

书江西造口壁

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书江西造口壁解释

译文如下: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 2.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3.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4.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5.愁余:使我发愁.

含有山水日月的诗句二年级

含有山水日月的诗句有: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

写山水的诗句

写山水的诗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对联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不是对联,而是诗句,出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其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