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哪两国对抗

赤壁之战是发生在魏国和吴国之间的一次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时间: 2024-10-14 02:52:05

赤壁之战中哪两国对抗的相关文章

中朝两国的界河是什么

中朝两国界河是鸭绿江和图们江. 鸭绿江,原为中国内河,现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江中的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国陆地接壤.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鸭绿江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中国境内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7.6亿立方米,拥有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拥有水

中俄两国的界河是什么

是黑龙江,该河流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黑龙江有南北两源,以南源额尔古纳河为河源,全长4440公里,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峡. 中俄两国的界河是() A.松花江 B.黑龙江 C.图门江 D.鸭绿江 答案:B 中朝.中俄界河 东北的东部鸭绿江和乌苏里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的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亦称白头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天池湖水碧蓝,水平如镜,

赤壁之战中黄盖担任什么官职

赤壁之战中黄盖为武锋中郎将.三国志原文: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拜"武锋中郎将".黄盖随周瑜.鲁肃在赤壁迎战曹操,向周瑜献计:"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然纲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了他的计谋.此后,又用苦肉计率数十艘装有干柴.油膏的小舰诈降曹操.当小舰靠近曹军大船时,黄盖下令放火.时正刮东南风,风助火势,曹军大败.黄盖以功官拜武锋中郎将.

中美两国的价值观基本上什么

中美价值观差异文化是思维的源泉,而价值观是文化的凝聚,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 扩展资料 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一个人所处的社会

赤壁之战中谁献计诈降曹操

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锋中郎将,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不久武陵蛮

赤壁之战中周瑜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有三: 1.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来的,他们千里迢迢跑来攻打东吴,水土不服和晕船的问题让曹操很是苦恼.而周瑜的军队经常在水上作战,这样一来,周瑜的优势就显而易见. 2.巧用苦肉计:曹操派了个叫蔡和的人前去吴国诈降,周瑜明明已经识破了他,却还是把他给留下了.周瑜与老将黄盖商量好计策,上演了一场苦肉计.让曹操感觉自己离胜利不远了,就放松了警惕. 3.曹操傲慢轻敌:曹操的骄傲自负.傲慢轻敌也是促使周瑜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曹操的谋士程昱早就识破了周瑜的计谋,提醒曹操.曹操却仰天大笑

文言文赤壁之战中的通假字

1.进住鄂县之樊口."住"通"驻",驻扎: 2.将军禽操."禽"通"擒",捉拿,擒拿: 3.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促: 4.卿能办之者诚决."诚"通"请",要求: 5.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张"通"涨",弥漫: 6.雷鼓大震."雷&quo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所起到的作用

作用有: 充当联军的联络官,促成了孙权和刘备两军的联盟:仰观天象,巧妙利用风向的问题,特设七星祭坛来巧借东风,与周瑜一起火烧曹营:善于"用奇",如,草船借箭,诸葛亮利用长江的大雾,在夜里用数十只绑满稻草人的船只在曹营前击鼓呐喊,曹军用箭射击,结果全部射在稻草人身上,最后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十多万支箭.

简述中俄关系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49-1959年):中苏建交的"兄弟"友谊期:1949年12月16日,中苏两国首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第二阶段(1960-1985年)中苏关系恶化的对抗期:1960年7月,苏联政府从中国撤走全部专家,标志着中苏关系的全面恶化: 第三阶段(1986-1991年)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时期:1989年5月16日,苏共总书记访华,结束中苏长达20多年对立的历史,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第四阶段(1992-2001年)构建新型中俄关系的稳定和提升期:1991年